美文网首页
少些灌输,让课堂碰撞思维的火花

少些灌输,让课堂碰撞思维的火花

作者: 耕者李萍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14:21 被阅读0次
转化思想         上课这么多年,第一次感受到师傅从课堂下来的那种愉悦感。心理相容的氛围,高涨的学习热情,不断有新发现的喜悦,一直在我内心荡漾。

      今天上的是圆柱的体积,在验证猜想: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怎样把一个圆柱分割拼成一个长方体。直到我拿出教具(不足之处教具太小,不利于观察)演示一番后同学们才焕然大悟,再结合课件上的图形,整个从圆柱到长方体的过程就很清晰了。利用直观和语言讲解相结合,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我想这也是下一步找对应关系时同学们能顺利找出的原因,并且能在找的过程中体会到主动探究的快乐。尤其是张德伟同学,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去年以来他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并不高。今天的课堂他没有走神,积极参与到每次的思考中。果然,没多久他举手说:“老师我知道了。”说完就拿起一支笔在书的封面上(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拘小节的同学,因此他的作业比较潦草)连画带说的告诉我说:

“变成长方形以后(我轻声提醒他是体),哦,变成长方体以后,长方体的高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宽是圆柱的底面半径,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对不对?”

张德伟沿半径展开的图

我知道他在思考,只是没有考虑全面。我没有马上指出他的错误,而是告诉他:

“我保留你的看法,你可以跟其他同学讨论一下你的发现。”

此时大多数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而张德伟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我拿出教具让他自己观察,我告诉他:

“你的高和宽都找的非常对,但是如果按你的切法,并不能拼成长方体。底面要沿直径剪开才行。”

少些灌输,让课堂碰撞思维的火花

“哦,那长就是底面周长的一半。”他若有所思的说。

少些灌输,让课堂碰撞思维的火花

“今天张德伟同学的大脑是开挂了。”我随即表扬道。

于是马上有同学说:“我要举报他。”

“人家大脑开挂你举报什么,有了开挂的大脑,才有可能有开挂的人生。同学们又是一片轻松。”我笑着说

  班级中有一些对游戏名词非常感兴趣的同学,哪怕他正在打瞌睡,只要你说句“吃鸡”,一定会从梦中惊醒。作为非资深游戏玩家,为了保持与这些学生同行,我不得不去了解一些时下中小学生们爱玩的游戏。当然更多的还是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比如,每次解题的时候,到了比较难的题目是我就会说:“前面做的都是给你们练手的,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大Boss ,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此时大多是同学都开始跃跃欲试。再比如,每次学习一些公式和技巧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他们:“恭喜又收获一件装备,请把它放进背包。”当然刚开始使用游戏语言课堂会出现一些小小的骚乱,时间长了同学们也就习惯了。

通过自主探索验证了前面的猜想以后,我又抛出一个新的问题:“你们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统一体积公式=底面积×高,这我可以理解。那么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这我就觉得很奇怪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一抛出同学们又是姿态百出,有茫然之色的,有作苦思冥想之状的,也有手举的高高的。

“是因为他们上下底面一样吗?”周泽宇试探的说。

我就在这里等着他们呢,听完我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沙漏状图案说:

“这样的可以吗?”

同学们马上摇摇头说:“不行。”

“那究竟怎样的立体图形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呢?”

有同学想到了,不停地用手比划又说不清楚,急得满脸通红,煞是可爱。此时开挂的张德伟又举手把我引到他身边,连说带画的说:

  “老师,你看当我把很多个一样的圆叠在一起的时候,它就是个圆柱体了。它们叠在一起的高度就是圆柱体的高。”

许多底面累积而成

我微笑的说:“嗯,我很认同你的观点。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沙漏不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了。这个想法是你说还是我代为传达?”

张德伟指指我让我说(以后要多给同学们表达的机会)。我为了能将课堂任务顺利的完成常常当同学们的传声筒,这无疑也剥夺了他们非常多表达的机会。我接下来把张德伟同学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并强调说这是张德伟同学的观点。在这节课张德伟同学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V =sh

下课铃响了以后,张德伟并没有急于回家。他把数学书翻到后面的圆锥,并且告诉我说:“老师我还知道圆锥的表面积怎么求?”

  “那你告诉我,你认为圆锥的表面积怎么求的呢?”

  他比划了两下,并没有说的很清楚,我提示他:

“如果要求表面积,我们是不是得把它展开呢?”他表示同意。

  “那你觉得圆锥展开之后是一个怎么样的形状呢?”

这时张德伟的周边已经聚集了很多积极的同学,有同学说是三角形和圆形。也有同学说是两个圆形。最后有个同学说是一个大大的扇形和一个圆形底面。我抬头看看他对他表示赞同。然后我又在黑板上把展开之后的扇形和圆形画出来了。并且我们一起探讨了一下圆锥的表面积的求法。最后我告诉他们,在我们小学阶段圆锥表面积的求法并不做要求。他们又笑着回家了。

​ 今天是我校的师徒结对日,仅以此文献给我的师傅王江霞。您的一举一动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对于您我永远都在亲密中带有一丝敬畏。

相关文章

  • 少些灌输,让课堂碰撞思维的火花

    今天上的是圆柱的体积,在验证猜想: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怎样把一个圆柱分割...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跃跃欲试的孩子,运筹帷幄的老师,思维火花的碰撞,让课堂有了魔力,我身处其中,感受着新课改带来的无限可能,...

  • 把课堂还给学生,践行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

    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文/吴柳(山东) 把课堂还给学生,着力打造开放型的课堂。 开放型的课堂就会呈现开放性的思维,...

  • 把话语权交给学生

    这几天一直在尝试让学生来说,然后让学生来讲,所以整个课堂就变得非常的活跃,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今天...

  • 多彩课堂 精彩绽放——观美术组期末汇报课有感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的地方;课堂,是师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的地方;课堂,是绽...

  • 研课发言

    真正的语文核心素养离不开对思维的关注,高效的文言文课堂应是教师为思维而教,促学生思维提升,师生共同碰撞出思维火花的...

  • 思维碰撞的火花

    一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卡在一个点了,找个数学老师讨论,也没有结果,晚上躺在床上,忽然想起来了,那个老师说的...

  • 碰撞

    生活本就充满碰撞。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虽然偶尔会擦枪走火,起了火星,那也只会促进更加热烈的交流。...

  • 优师优课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张蕤+学习总结

    思维火花的碰撞 优师优课思维导图管理认证学习总结 ...

  • 深度对话让思维的火花迸发

    ——听黄爱华老师《24时记时法》有感 人们常说“只有碰撞才能产生思维的火花”,而黄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些灌输,让课堂碰撞思维的火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nz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