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随笔

作者: 薄荷的午后休闲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05:43 被阅读3次
    小年随笔

    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一大早,办公室小姐妹就送了麻糖过来,说是河津当地产,不粘牙,口感特别好,在这天吃也应景,甜了灶王爷的嘴,一年做了不妥的事,也不用向上汇报了,全当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消化在口口麻糖中。大家在分享中,也有人提出说小时候吃得那种西蛋蛋,味特别纯正,可惜再也找不到了。

    有时候,有些记忆品得不是东西本身,而是对这种东西的念想,对那段时光的回忆,就这样也相当的弥足珍贵了。

    小年吃饺子,也是惯倒,但是今年单位没有这个待遇,不知是时间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家人说他们单位是集体抽空去包饺子,大家一起吃,这样的做法倒是值得推存,有种同舟共济大团圆的感觉,光听了也不由得让人心动。

    在家乡,小年夜虽然没有大年夜隆重,但也是有仪式的,譬如摆上供品祭祀过后,响大麻炮将头一年供了香火的灶王爷摘下送走,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多数也是袭了许多美好的诸如平安顺遂等祝愿吧。

    而且因为打发灶王爷上天这是件很大的事,从这天起小孩晚上不能出门,大人们也必须早归,没有仙家照着,妖魔鬼怪也喜欢出来转悠。

    小年以后,过年的打扫各类采买就开始了,现代人好象都不讲究了,因为有工作之过,打扫家常是抽自己的空,老一辈讲究必须过了二十三才能做象扫墙土,擦门槛这样的事,忙完了收拾,一群小媳妇大姑娘坐在一块剪窗花,有的新媳妇为了赚个巧手的名,有藏艺从娘家带花样子过来的,也有偷偷备好以前样子的,各种样式各种花型,剪了贴上去,博得人们的夸奖,也见过有亲人们点了油灯,将花样放到烟处薰过的,这样的话,花样就有别附的边,剪出来贴上更醒目,更有立体感,也是一种别样的创新。

    也有好友们说在南边要是二十四才是小年,也有元宵节才叫小年的说法,总归是每一处遵循乡俗就好。

    到了过了二十三,有的地方也有炖年猪肉的说法,自家养得猪,赶出来杀了,四处亲戚分一分,或者赶上村里年景好,也对上个好日子,杀口猪挨户分了,有时也带上分点米面什么的,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了。

    再往后,妇人们开始发面,蒸供馍,有点红点的,也有做成枣馍的,齐刷刷蒸上好几锅,放到闲置的窑洞里,供正月里吃,有时也去后山挖点卤水,做卤水豆腐的,记得小时最爱喝那种石磨磨的豆浆,或点豆腐时,从锅下扒下的那种有点胡巴味的豆皮,到现在想起来,都是意犹未尽的感觉,写到这里回忆的份量又加重了一份。

    从小年到大年,小时候每一日行程都是满当当,倒是现在日日忙在工作上,又是市场又是网络,少了许多劳作的辛苦,但尤其是孩子们也少了许承袭乡俗的机会和乐子,会不会有一天,比如连我们这代一知半解的人都走失了,可以传承下来的东西又有多少。

    在时代进步中,确实也引人深思,然后小年夜也是这样的思绪满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年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px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