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散文想法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作者: 南乡游 | 来源:发表于2022-04-05 09:34 被阅读0次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大学》

因为一个人在吵闹的状态下很难听见别人的言语,同样,一个处在暴躁不安的心态下很难再听得智慧之语。

所以,当内心不平静时,是不能根据外界环境来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成年人的世界充满压力和挑战,有时候会以为全世界和自己做对,然后宣泄自己的不满。有人说这是“负能量”,因为它能传递,让接触到的人也变得暴躁。

如何避免自身有过多的负面情绪,如何避免被动接受别人的“负能量”呢?

首先要理解“定能生慧”,比如小孩子的哭闹就可以理解成他的智慧之门还没有开启,是没有办法去接受“世界妙法”,等小孩子长大了些,能早些静下心来读书,专心致志,自然“静纳百川”。

成年人的哭闹其实和小孩子没啥区别,因为我们的原始需求是一样的,我们需要被尊重,需要爱,可是任何的情绪极端化都不利于我们去审视身边的事物,过度悲伤、非常愤怒、极度兴奋都是种退化,如同小孩子遮住自己的双眼,捂住了自己的耳朵,然后继续带着情绪化为人处世,伤人伤己。

所以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种种如意,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首先要“定”,我们的心应该驻足观望,降服心猿,不要任由心中的情绪发展、发酵;同样,别人的负面情绪传播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应该在情绪前面,观望一下,能做到“静生慧”,也许还能给处于低潮的朋友提出合理建议呢。

在《金刚经》中,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这里面须菩提就问佛祖,大菩提心,未曾发起,应令发起。要真正发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已经发起以后,应当怎样使我们能常时安住于菩提心?

佛说:“应当这样去安住,去降伏自己的心。”

且不说如何修行须菩提的“空”,在面对如何“降伏其心”,佛在给出答案的那一刻,如果我们全神贯注,满怀期待,那么至少那时候的状态是“定”住了,也许将这个状态延长就是一种修行法门吧。

所以“定能生慧”,智慧之门开启后,才能“静纳百川”。


总结:

1、任何时候思考要走在情绪前面。

2、面对情绪,要先停下来驻足观望一下,不要被情绪。

3、保持探索和求知的谦卑心态才能以“海纳百川”的博大来抚慰“心马意猿”。

4、当别人被愤怒等极端情绪遮住了眼,我们同情他获取智慧的通道被堵住了,自然也就能保持平常心。

相关文章

  • 耐心点儿,小种子在悄然成长

    亲爱的种子爸妈: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这些古语告诉我们: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

  • 定能生慧 静纳百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水深则静,林茂则幽,山高则肃,品高乃和万象的至高境界最终都是静。教育中,对静的要求尤为高。可对...

  •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大学》 因为一个人在吵闹的状态下很难听见别...

  • 静能生慧,定能生智

    静能生慧,定能生智 无关生智,局外生慧

  • [003]数学之检查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常常要求孩子们要“静”,要“安静”。为什么呢?“定能生慧,静纳百川。”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下这...

  • 尚茶紫砂之静

    所谓静生百慧,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

  • “静能生定 定能生慧”

    道家曰:“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 佛家则说: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 《...

  • 持静以修

    持静以修,静而后定,定能生慧,慧而能近吾心,而知止也。

  • 定能生静,静能生慧

    今天开始10天静心营因为浮躁、焦虑阻碍了成长进步 清晨发愿,让自己的目标和愿景更加符合自然规律让自己的视野和格局更...

  • 定能生静,静能生慧,慧生万物

    定能生静,静能生慧,慧生万物 只有我们真正静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会出现。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亦如此,对生活对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qk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