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0分钟
深度工作必须在90分钟的时段里才能实现。以前听说注意力集中只能维持30分钟左右,所以番茄钟都是半个小时。但是后来发现番茄钟太短反倒打断注意力,所以现在慢慢地把时间加到60分钟。
2 早起
虽然我还做不到天天早起,但是早起多出来的时间,好像偷来赚到一样。
3 节奏哲学
几种深度工作法中最适合普通人、最容易使用的一种,只需要养成习惯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深度工作,积少成多。
4 结构性习惯
每天一样的作息,沿着固定路线散步……听起来很无聊枯燥,但是或许深度工作带来的成就满足和喜悦更胜一筹。
5 花钱
JK罗琳在豪华酒店的高级套房里写完《死亡圣器》,网络段子里在花钱的网吧里几小时就能做出高水准的设计稿。不花钱,不知道心疼时间多宝贵。
6 并非与世隔绝
深度工作并不是一定要与世隔绝,团队协作或是交流思想、碰撞灵感也都是深度工作的一种。
7 专注
说到底还是要专注。该专注于自己工作的时候深度工作,该专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全心投入。
8 引领性指标
目标完成的反馈往往是有延迟滞后的,在朝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计算深度工作的时间可以帮助时刻反思调整路线。
9 计分板
像柳比歇夫那样事无巨细地记录时间总觉得麻烦,那至少记录深度工作的时间,把深度工作和成果紧密联系起来,随时激励自己。
10 定期问责
每月总结还是有些松散,真的是要每周总结一次,才能保证自己不跑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