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有的人,写了一辈子也没有提升。有的人,练了三五个月就迅速提升了。
为什么呢?
因为提升的人获得了底层能力。知道了,构思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写作的时候,又需要做些什么。怎样做,才能不断进阶提升。
我常说:有道无术术方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底层能力就是在道的层面。我要教你写作,首先要让你,重新认识写作。
写作是什么呢?
写作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就三步。我们叫它写作三步曲:首先是输入,然后是思考,最后是输出。
大部分人写作时,会呆坐在电脑旁边,不知道写些什么。很多人刚写了两句话,就担心写不好。更多的人,写作极限就是两千字,不能再多了。
还有一部分人,一提到写作就要求有文采,要辞藻华丽,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写写删删,半天不见推进。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为了写作而写作。写作是结果,不是目的。写作的目的是,把输入的东西通过思考展示给读者。在这里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有读者,二是要有思考。
想想看,如果你跟人聊天,聊一个小时,将聊天内容转换成文字,会有多少字。按语速240字计算,聊天双方,一人说半个小时,那就是7200字。可是为什么,你呆坐了一天,居然一个字也没写出来呢?
原因很简单,你的写作里没有读者,没有读者也就没有思考。
初学写作需要记住一点:除了文学写作,大部分写作不需要文采,只要做到快、准、简洁就可以了。写作的时候,先完成,再完美。完成就是把我们的思考先完整展示出来,完美就是做到精准、简洁。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来看下,写作的三个环节之间的比例。
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是我要说的写作的最后一步,输出。输出只是一个过程,我们看到的文章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它占到写作比重的百分之十不到。
记住,写作是写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不重要的一步。
而输出之前,还有两个重要的步骤,输入和构思。
输入自不必多说,这是写作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输入就是活水,输入不只是读书学习,一切感知都是输入。不过,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它占大概百分之十几。
思考是写作的核心。占到整个写作过程的百分之八十。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是跳过这个环节,直接输出的。因此,导致写作提升不起来。
写作是对思维能力的锻炼,让我们能够结构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认知。我常对写作训练营的学员说:写作是用线性表达展示网状思维。从这个角度讲:写作是对输入的降维表述,这就需要更高维度的思维锻炼。
我遇见过这样一个学员。他说,我写每一篇文章之前都会认真构思。但,依然写不好。
我问他:你构思时都在做什么?
他说:就是想我写这篇文章的内容怎么排布,我要选什么样的素材。
我问他:你想过你的文章给谁看吗?
他说:没有。
我问他:你想过你的文章,跟别人文章的区别吗?
他说:没有。
我问他:你想过,你写的文章,跟你的知识系统的关系吗?
他说:没有。
……
经过我一通询问,他说,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其实,很多写作者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他们的构思仅限于写作本身,只是将自己知道的和盘托出,而不管读者要不要听,要不要知道。
我跟团队的小伙伴常说,我们再能干没有用,要用户觉得用了我们的方案,我们的方法,他们很能干,才是真的能干。所以,无论是营销咨询,还是管理咨询。我们都愿意站在一边,看着用户成长,而不是沉浸在自己方案里自嗨。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写作上。
试想一下,你用在写作本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跟你用在构思、思考上的,时间和精力的比例,会得到一个什么结果呢?
再试想一下,你构思时,思考自己内容比例,和读者需求的比例,你又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一篇文章,思考环节越投入,越跟用户相关,写作时就越轻松,产出的文章,也越受欢迎。所以,写作,没有那么神秘,它是有章可循的。
写作的本质就是对话,只要心中有人,话自然就出来了。而初学者一旦打开这个思维提升起来就十分快速了。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我并给一个鼓励的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