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这样安静地看完一部电影。
不久前在微博上看到了《怦然心动》的网友剪辑,于是便找出来重温一番。
说是重温,其实约等于第一次看。
青春期的青涩,不同人心里的小剧场,以及沉浸在自己臆想时周围的粉色泡沫,隐隐有一种要带观众回到初始悸动的感觉。
学校里最受欢迎的男孩布莱斯,总是保持迷人的样子。变声期的声音,无加修饰的少年感。
他是引起校园偶像“竞价”的basket boy,他却说被选上很丢脸(听成basketball boy,还在想这有什么丢脸。好吧,毕竟这不是一个挥洒热血青春的电影)。
出场就是勇敢倒追形象的茱莉。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53660/64922c2f3601ac13.png)
一追就是五六年,表达毫无掩饰,比如在他身后闻他头发上西瓜一样的味道。不由自主想对他各种好,哪怕他用尽所有理由逃避。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53660/18ab3f098fbbf024.png)
她年轻的悸动里带着小小的卑微,卑微而不自知。
少年时的初恋确实美,但比起这些,更引起我注意的是两个原生家庭给这两个年轻人(或者不止男女主角两个)带来的影响。
说实在,这部电影看得让人有些气愤。这些气愤源自布莱斯的父亲。他是一个刻薄,又肤浅的人,无论是对邻居,对家人,甚至是对他自己。一个看似自视清高的人,实际上不过是个懦夫。
他鄙视邻居,也就是茱莉全家,这种厌恶由于他自身的自我优越感。他毫无根据的定义邻居的生活、为人、兴趣,他看不见生活中的美好。
当妻子邀请茱莉一家进行正式聚餐时,他无比抗拒,认为barbecue足以,甚至在晚餐时,妻子提议两家应该常常聚餐,他借口“呛到”以打断妻子的发言。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53660/ab446491d2e27bd7.png)
提到自己昔日关于音乐的爱好时,他亦是不愿直视当时的自己。甚至在聚餐后,借题发挥,给了自己女儿的那一耳光,都是他逃避时的嫉妒+恼羞成怒。明明应该是人生胜利组的样子,骨子里粗俗,低至尘埃。
布莱斯深受父亲影响。这从最开始的搬家,对热情茱莉眼里流露的不屑,以及片段中对茱莉的多种猜测,都不难看出。对父亲,这个少年此前未曾怀疑过,甚至言行也几近如出一辙的狂妄。
他的姐姐、母亲亦是如此,鸡蛋事件便是这家人嘴脸最丑恶的体现。
有了这样的对比,茱莉的父亲自然而然有种导师的光芒,虽然生活并不富裕,是他给了女儿发现美的能力。贫穷不是灾难,自贬身价,这才是灾难。
故事的最后,两个人共同种下梧桐树,镜头就美美的带离了。电影结束了,现实却不会结束。毕竟原生家庭的差异依然在,人总不能靠悸动过一辈子吧。初恋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不管怎么样,回想起来总是美好。
最后,想送张图给和布莱斯父亲一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