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 其实是最主观的个体
对外界的感知 和 对自己的评判 都和情绪有关,这非常不靠谱。
比如
特别喜欢蜷缩在白色的松软得像云朵一样的被子里,世界都会很安静,只有动一下才会有短暂的 稀稀疏疏的声音,这种声音非常安心,就像小的时候妈妈在身边安静地整理衣服时候的声音。
明天的事情,只有后天知道下雨的时候看书和写字,雨的声音天然又好听。下雨天或者下雪天的顶配,最好是没有课,不用出门,有毛绒绒的睡衣和暖水袋,泡面加鸡蛋,睡到自然醒。
最喜欢旅行的部分是【在路上】的感觉,比如出发去机场的时候,比如大巴车窗外的风景,比如路灯慢慢点亮起一个城市。
最后一次夜租 凌晨的烧烤和啤酒,台球彼此触碰的声音,彻夜不眠之后山顶的日出和风。
明天的事情,只有后天知道
所以,我以为我喜欢的是 白色的被子,酒店的房间,下雨天,旅行和日出。
不过,这样得出的结论,也太随意了一些。
刷夜的酒店和看到的日出都充满了绝望和无能为力,满课的下雨天和忘记带伞的下雨天都格外狼狈,去周水子机场和去武宿机场的心情也是截然不同。
因为这样情绪化的 主观的 人类 感知起外界来还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曾明确的未来、尚未尘埃落定的希望、没有完成的任务、说不出口的话,都让看到的东西暗淡了十个等级。
所以,不写完作业不能看电视的要求非常合理,带着任务没有完成的烦躁和焦灼,就算全身心投入,时间一到,也会被空虚感全面侵占。所以也习惯了每次交完论文都去吃大餐,考完试就去旅行。
也会在每次精疲力竭之后,好了伤疤忘了疼地 继续在遇到选择的时候选择更难走的一条路。因为比起安逸,更喜欢煎熬之后的重生,而重生之后感知到的世界,一次比一次 更加美好和平和。
不过,感觉熬不下去的时候,还是可以把能够带来幸福感的东西和疼痛结合起来。 比如麦当劳的早餐,凌晨罗森的关东煮和三明治,温热的红茶拿铁。你知道吗, 心理上的疼痛都可以通过食物来弥补。(黑芝麻汤圆+榨菜特别好吃!三明治里面切香蕉进去超好吃!茶叶蛋+小米粥简直完美!辣条和论文最配喔)
明天的事情,只有后天知道 明天的事情,只有后天知道
希望我们,在全力以赴之后,都能够如愿以偿地 大哭一次。
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