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由实战型企业管理专家孟广桥写给广大HR的一本专业书籍,它不是一本专门提供面试技巧的书籍,更多的是偏向面试的前端,解决面试的依据怎样来设定的问题。
由于这本书的实践考察背景的企业性质和目前公司性质不同,所以和目前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有其差异,书中着重所讲的“5+X”人才甄选模型(职业品格、学习力、认同力、沟通力、意志力为五个岗位通用胜任素质标准,以岗位专业技能“X”为基础)不太能适用于目前工作面试的模型依据,但是这个模型确实比较实用,可以说涵盖了人才选拔的全方位,只是如果要去应用,应该是比较好的模型。现公司是实行12 competency的岗位胜任力模型,虽然将能力要求已经研究到了极其细致的地步,给予人才甄选和评估以很好的标准,但是也有其弊端,也会经常给予吐槽复杂,能力重合或界限不清的状况,“5+X”其实是将这12项胜任力又进行了整合,会简单更偏实用一些,但是书中介绍的也有其弊端,就是每项胜任力相对应职位的评价级别还是有些不够细致的。
看完这本书也给了我一定的启发,那就是重视再重视面试评估标准的设定即岗位胜任力要求,这才是公司甄选人才的根本,也许有很多的面试能力特别强的HR,对候选人本人有很全方位的评估,但是如果对职位的评估标准定位不清,就算招到一位确确实实的人才,那也是会出现人岗不匹配的状况。 因为本身职业,日常也经常会参与面试,尽管公司每个职位的岗位胜任力要求,岗位职责,评估标准已经非常清晰详细的存在,每年也会来做更新,但是到面试时,你才会发现按照现存书面的这些是不够的或者存在误差的,这主要源自:
一是存在的书面的标准可能更适合对应硬性的标准(比如说学历,技能等等),但是对软性的技巧(比如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和一些无法规定到书面的评判标准(比如说团队或者上司的匹配性等等)是有缺失的; 二是各部门的领导们的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所更新下属岗位的胜任力没有经过专业的评判,其实是存在很多的误差。
作为HR,在进行人才甄选工作时,不光要加强如何进行面试的技巧,更多的时候要关注面试的依据标准,即面试官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对求职者进行评测定位,即岗位胜任力模型。
首先,要对你招聘的岗位进行深入细致的岗位职能分析,筛选提炼出岗位的核心胜任素质特征并进行可视化处理,也可称其为科学涉及问题。 其次,在提问中,要紧紧围绕提出来的该岗位的核心胜任素质问题,对求职者进行提问。面试问题的来源:分析企业文化,从简历中寻找,从团队的成员特性中找,从直接领导风格上找,从工作环境上找,另外,薪酬、福利待遇、交通条件、住宿情况等都需要换成问题向求职者征询,以测求职者的适合性。
总之合适的人要符合三个方面:与岗位胜任素质要求相吻合,与岗位所在团队的群体特性相吻合,与企业文化习性相吻合。
面试官也是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一方面,优秀的面试官必须对企业的战略、价值理念、岗位需求等了然于心。另一方面,通过对简历的筛选、面试判断出求职者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推测出其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可能性,解决好他有什么、是不是我们所需要等问题。另外,还要摸清其求职动机,知道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有没有条件给。如求职者的目的是解决自我发展平台的问题,而企业根本没有这样的空间,招进来不也是为离职埋下种子么?最后面试官应综合这些要素,对每一个求职者进行甄别评价,把好入职关,提高招聘成功率,进而降低离职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