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遇见更优秀的人,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高考就像一个筛子,你通过它来决定,以后你会遇见怎样的人。
在中国,大学之前的教育过于单薄死板,把学生的眼光死死框住在几本教科书上,以至于很多人对大学生活的想象和憧憬,更多的只是对之前死读书、没有选择自由的逃离。于是很多人把“大学”二字理解为自由放纵的时光,理解为此前十八年苦读的奖赏,熬夜打游戏、昼夜颠倒、吃饭就点外卖,能逃的课就逃,就这样荒废最宝贵的四年,再也没有回来过。
仿佛一只之前被压得过紧、又突然被释放的弹簧,从此失去了弹性。
可是即使你最初状态如此,985学校的那种氛围很可能会把你拉出来,把你从迷茫、放纵的泥潭中拉出来。
因为你身边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一帮同龄人。而这时,“优秀”的标准开始变得多元,不再只是局限于简单的“学习好,成绩优秀”。
你会知道“优秀”的标准是很多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为此奋不顾身。
有的人爱好思考、喜欢明辨,于是加入辩论队,疯狂的时候能在一周内同时准备三四道辩题,脑子里全是各种各样的思想在来回穿梭。场上风度潇洒、能言善辩,场下嘻嘻哈哈、畅聊人生。在这里,你会遇见那些思想很深刻的人。
有的人热爱学习,热爱到完全不需要用自律去逼自己,学习纯粹只是一种习惯。他们喜欢自己的专业,了解所在行业的前景,有着明确的规划。比如我的一个学会计的同学,大一大二考完ACCA,大二暑假参加实习,大三准备跨考金融,大四开始准备CPA。别人只看到她拿国奖拿得手软,没人看到她每天准时出现在图书馆,时间表安排得满满当当。
有的人开始健身,从180斤的圆润身材变成脱衣有肉、穿衣显瘦的型男,回去高中聚会大家惊呼不认识他了。他从不在朋友圈里显摆肌肉,只是淡淡地说,健身治好了他的社交恐惧症,让他变得从容自信。
有的人坚守单身,不因为寂寞、不因为看到身边的人都脱单了,就冲动地去恋爱。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爱情,在那个人出现之前,他们从不慌张、从不寻找,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把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其实我曾经也算是一个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的人,也很迷茫,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
但是当我接触了这些人之后,我慢慢了解,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他们的改变,你也可以触摸。他们的成就,你也可以接近。
但你也会警醒,你不可能按图索骥地复制他们的生活,你必须找到自己想要的。
因为每一条路都充满艰辛,没有足够的热爱和执着,你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
只有那些真正找到了心中所爱,并为此奋不顾身的人,才能走到令人仰慕的位置。
此外,我也慢慢了解,迷茫其实是一种常态,而恰恰是因为迷茫,才证明了我们有所选择,而有所选择的未来,才值得期待。从此,我不再因为迷茫而感到痛苦,就算迷茫,我依然在一步一步往前走。
我在困惑,但同时也在尝试,也在寻找。
认识一个长期窝在寝室看剧、时不时逃个课的女生,某天突然找我聊天,说我们来聊聊职业规划、聊聊人生。
我自认为没说什么很有价值的话,可聊天的最后,她却跟我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这才明白,虽然同处一个年龄段,大家的眼界真的相差很多。我一直觉得那些辩论、学习和健身的大佬眼界开阔,羡慕不已,而没有想到,原来背后也有人以这样的目光仰视我。
记得以前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公司里的经理心高气傲,凭着一点学识就常常在下属面前吹牛:“你们啊,就应该多跟我这种眼界开阔的人多聊聊天。”后面却发现,一直劝别人开开眼界,为什么自己不去呢?于是后来他到了一间更大的公司。
我想,985就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让你以如此便捷的方式,和那么多优秀的人交往、接触,然后常常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把自己小小世界的疆域,一点一点往外扩大。
虽然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区别在于井口直径的大小。
但我愿意在一个更高的平台,认识更多的人,借鉴他们思考事物的角度,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式,从一口小井,跳到另一口大井,不停地跳,永不停歇。
因为,生命就是用来折腾的。要折腾,就认真、使劲地折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