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二冬之一
冬 钟 松 龙 蛩 蜂 雍 蜂
春对夏,秋对冬。
说的是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 轮回反转,时光流逝。三字经中便有题,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暮鼓晨钟 古时一般的大寺庙都会对应建有钟楼和鼓楼,用清晨撞钟、黄昏击鼓的方式对内以警惕自励,对外以传讯报时。暮鼓晨钟,常用于形容时光流逝。
如果说上一句讲的是一年的四季轮转,那下一句暮鼓晨钟,说的便是一天的光阴流逝。
观山对玩水 即游山玩水,亲近自然之乐。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像水)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像山)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由此可见,山水之间,也蕴藏着无尽的正能量。
因此,山水诗一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题材。
碧绿的翠竹对应了苍郁的松柏。
冯妇虎
比喻选择再干旧行当,重操旧业,甚至会被人讥笑。
典故出自《孟子·尽心下》:晋国人,大力士冯妇,善于与虎搏斗,后来他立志要当儒士,宣称不再打虎了。一天,冯妇驾车外出,遇到众人在追赶一只老虎,老虎跑到山湾处,困兽犹斗,无人敢近。冯妇一见,又卷袖振臂下车去与老虎搏斗。大家都高兴地欢迎他,称赞还是打虎厉害!而这事,也引得一些书生讥笑冯妇出尔反尔,重操旧业。这就是成语“再作冯妇”的由来。一个意思指代重操旧业,第二层意思是说冯妇的从善,也只是表面的改变,并没有真正的想要有所变化。
叶公龙
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很是感动,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真正的龙。
“叶”在古代是多音字,表达“叶子”这类义项时读作yè,但在用作地名与姓氏时读作shè。
这两个典故的对应,冯妇对于打虎是真心爱好,难以舍弃。叶公对于爱龙,却只是浮于表象的喜欢,其实未必。一正一反一强一弱,不但,在韵律上,各成相对。在典故中,也更有深意。
舞蝶
蝴蝶飞舞。表达欢快自在的心情。
鸣蛩
蟋蟀鸣叫。表达悲秋难眠的愁绪。
二者的对应,除了同为昆虫,一舞一唱之外,更重要的是心境上的迥异。
衔泥双紫燕
家燕颔下羽毛呈紫色,故称紫燕。燕子恩爱双飞,衔泥在门楣下筑巢。
课蜜几黄蜂
黄蜂采花酿蜜。课蜜:采花酿蜜。
紫燕和黄蜂,在色彩上互为补色。二者又都是特别勤劳,特别有责任感的动物,这就是二者对应的异同之妙。
春日里,草长莺飞,燕子来筑巢。蜜蜂采蜜忙。
春日园中莺恰恰
恰恰:黄莺和谐的鸣叫声。
秋天塞外雁雍雍
雍雍:大雁互相应和而鸣的声音。
在这儿春日对秋天,园中对塞外,莺恰恰对雁雍雍,无论是春暖花开时黄莺鸟的惬意合唱,还是秋风瑟瑟中大雁们千里远行。虽然是不同鸟儿在不同季节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的样子,这也能感受到了,用文字来展现出声音和景色和谐对称的美感。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秦岭在陕西境内的一段叫终南山,山势雄伟,云烟飘逸,迢递无际。迢递,指的是路途遥远的样子。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巫山,是山的名字,在四川湖北两省的边境,北边,与大巴山相连,形状像是一个巫字,故由此得名,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巫山之上群峰迭起,最著名的有12座高峰,嵯峨,是山势高耸险峻的样子,危,在这里不是指危险,是高的意思。
这两句,前者是表达路途艰险的漫长,后者表达的则是山势高险的巍峨。
同是高山,一则用云表示山高云雾飘渺,一则用雨洗说明天高水秀。八千远路遥对十二危峰。壮丽山景,秀美江河。一句诗文,尽在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