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人工破水,10点15分宝宝出来,12点回到病房。迄今为止,我的二胎宝宝已经十多天了。怀孕时,关于二胎,大家都说很快很容易。现在自己体会过了,总算有点发言权。
艰难的生产过程
产房里,静悄悄的,一名护士陪着我。怀孕期间,学习了应对宫缩的呼吸方式,此时正好用起来。阵痛袭来时,赶紧深呼吸,慢慢向腹部嘘过去。当我准备承受更深层次的阵痛时,宫口出乎意料地开全了!
当值护士通知医生后,马上来了几名医生,立马进入生产阶段。医生摁着我的腿,让我屁股用力,此时的我,两腿战战,双脚抽筋,大汗淋漓,力气全用到腿上了!
用了几次力后,宝宝到了关键时刻,也许下一次就出来了。然而,巨大的生产之痛,让我本能地往上面逃避,下面使不上多少力气,让我双腿乱蹬,身体乱扭,让我不由地胡思乱想,我干嘛要来受这个罪,让我弱弱地跟医生说,能不能不生了,能不能改成剖。

复制粘贴式的生娃经历
生一胎时,那年27岁,宝宝头大,7.4斤,37+2就出来了,经历了侧切和产后大出血。生二胎,此时我马上36岁。宝宝同样头大,7.2斤,同样是37+2出来,同样经历了侧切和产后大出血。
躺在产房等待缝针时,听医生们在那议论。为什么会产后大出血,是因为宫缩乏力,又是易出血体质。十年过去,体质未变,体力下降,生产方式成了复制粘贴模式!
感谢医疗水平的进步
生一胎时在市里大医院,生完后输血挂水,三天后什么药都没带就出院了。回家几天后,感觉伤口火烧火燎的,又急冲冲地跑到医院去检查。
生二胎在镇上小医院,生完后挂了两天水,开了各种各样的药,消炎的,热敷的,清洗的,补血的,补维生素的,还有调理的中药,护士每天带仪器来烘伤口。待满五个整天,伤口愈合才让出院。
钱比上次多花了些,后面的护理,感觉好太多。不用自己操心,身体状态一天一天地渐渐好起来,国家的医疗水平确实在进步。
事后,老公转达一位女性朋友的话说,她生老二用了20分钟。如今又历鬼门关,明白这轻飘飘的20分钟其实是异常艰难的,明白任何时候生孩子都是母亲在竭尽全力,想告诫男士们珍惜为你生孩子的女子。
生完二胎,虚弱乏力的我,只有一个念头,真诚地感谢在场的每位医护人员。没有她们的帮助,我真的干不成这事。生一胎的感觉是,再不出来我也无能为力了!如果有人问我,26年生命轨迹中,什么事情让我全力以赴了?那就是生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