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晚清最穷的京官—“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

晚清最穷的京官—“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

作者: 仲维宇 | 来源:发表于2022-05-09 11:49 被阅读0次

    公元1898年,几位读书人到北京郊区拜访“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惊讶的看到这位朝廷四品大臣居住在破败的茅草屋里,妻子和孩子衣不蔽体,如同乞丐。

    看着登门的客人,囊中羞涩的刘光第只能买了一点白酒,煮了些芋麦招待客人。

    当大家得知刘光第十年都是一件布袍,每天步行十公里上班时,不由感慨:这算得上当朝穷到极致的朝廷大臣了。

    刘光第是四川人,光绪九年高中进士,授予刑部候补主事,当年他25岁,算是妥妥的一名学霸。

    虽然中了进士,但他迟迟没有去上任,因为他家里太穷了,拿不出到北京当官的本钱和路费。

    直到5年后,有位亲戚资助他,他才得以到北京赴任。

    刘光第的京官生涯穷得一塌糊涂,大部分京官因为上下班方便 ,都住在京城里。

    而刘光第付不起城内高昂的房费,只能在郊区找到一所废弃的菜园子,里面有几间破败的茅屋,他简单的收拾收拾,和家人们住在里面,冬天露风,夏天露雨。

    刘光第一家人的生活水平很低。

    清代京官的收入中,有一种食物顶替俸禄,叫“禄米”,就是劣质的大米。

    管理粮仓的官员会吧好的大米偷偷卖掉,把劣质大米偷运到仓中充数,发放“禄米”时,粮仓官员会把发霉的大米优先发放。

    这些米多不能食用,官员们领到都会把它们低价卖了,而刘光第都是自家人吃。刘光第还和人开玩笑说:“幸亏家里人都能吃下禄米。”

    家人们穿得也十分破烂,刘光第唯一一件较体面的布袍穿了十年,家中被子和蚊帐千疮百孔,夫人和几个儿女衣不蔽体,如同乞丐。

    刘光第的老师是曾国藩,曾国藩也是高度自律,常常找朋友借钱度日。甚至好几年因为没有路费不能回家看望母亲,母亲病逝后,没钱回家奔丧,还是江西官员和朋友们凑了一千两份儿钱,除了还债的6百两,其他拿回给母亲奔丧。

    民国的大总统徐世昌做过晚清的翰林院编修,他科举的费用都是岳丈资助的,当编修时,还在京城给达官贵人当私塾老师贴补家用。

    多数京官的情况和徐世昌相似,一些年老的京官当私塾老师都没人要,地方官员们都叫这些京官“穷鬼”。

    穷京官们的外快就是过年过节时还会有些零散收入,都是下属衙门和地方官府们“孝敬”的。

    剩下的灰色收入就是到外地出差赚一笔差旅费,或者主持乡试的时候,收几笔舞弊费,不过这些肥差也不是每个京官都有的。

    刘光第是所有京官中最穷的,造成他贫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收入低微。

    按当时的官制,朝廷每年给刘光第发俸银60两 ,禄米60斛。

    但因为财政困难,60两俸银也经常被克扣,他领到口袋里的俸银也只50两。

    当时晚清流行捐官,官员们都会给老乡们做保人,赚取些印结银补贴家用。这样,刘光第一年能拿150两印结银,加上俸禄也就200两。

    一个京官拖家带口的,得花600两才能满足日常生活,而200两是远远不够的。

    二是原生家庭穷,自身又品质高洁,拒绝灰色收入。

    刘光第出生于贫苦家庭,父亲早早就去世了,母亲卖掉了房子供他读书,他当京官时,家里已无钱资助。

    而刘光第不仅没有外援,还拒绝了很多灰色收入,一生清廉,绝不贪桩枉法,所以他过得连一个普通百姓都不如。

    上面说的这些“穷京官”说起来都算清廉的好官,如果他们愿意放下操守,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和地方官员处好关系,每年额外拿到的钱财也会非常多。

    可是他们宁愿过着贫穷的生活,也愿意坚守初心,不能不让人佩服他们身在官场却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晚清最穷的京官—“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lh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