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许久未联系的朋友在圈里发消息:
列车缓缓驶过家门口,但是家里再也没有人等我了。
配图是一张夜色下的动车窗口。
想给她留言说点什么,最终发了三个拥抱的表情。
许多失去和伤痛,言语的安慰总觉单薄。
不知道从哪年开始,车站和机场成了我心里特别抵触的一个地方,尤其是送行。
因为远嫁,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尤其有了孩子以后,出行更是不方便,在孩子小的那几年,妈妈偶尔坐大巴来看我们。
去车站接她的时候,总是满怀期待和欣喜,而每次送她走,总是忍不住心酸,很多时候,送她上车安顿好东西,我就赶紧走人,因为一旦目送她离开,总会忍不住眼泪婆娑。
看着大巴车启动,一点点从视线里消失,那种感觉就像把一部分很重要的东西从生命和生活中强行剥离,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也不知道这次分别会不会成为记忆中最后的画面。
感觉自己越来越怂了。
随着年岁渐长,父母老去,所面对的离别的含义也从”生离”变成“死别”,生离,至少还有下次相见的机会,但死别,却是永久的沉寂和再也等不到的回应。
残酷就在于,这是一件必然发生的事情,我们终有一天要面对这种这种至痛的失去。
人们常说:父母在的时候,我们还有来处,父母没了,我们便只剩下归途。
即使把我们带到这个世间的至亲,也只能陪伴我们走一段路,可能是3,50年,也可能是十数年,而很长的未来,我们需要独自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