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1)不能识别并避开来访者的依赖是咨询师最根本的失误,结果常常是一步错步步错,而我们训练营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大家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因此要好好复习依赖,提升避免被依赖的意识,具体方法是在咨询中“不急”,让“定”生“慧”。
(2)熟练掌握我所提到的专业名词的内涵和外延,比如依赖、共情、心理问题、协助、求助者、来访者、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的技术等。

.. 这篇作业,我一直到今天才来完成。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仔细想想原因就是——各种依赖。
1.因为孩子们还小自然会对我产生依赖,我需要每天大块时间照顾她们。
2.家里其他成员的依赖。我需要每天采购,备餐,做家务。
3.自身对手机网络的依赖。打开手机就忍不住浏览,占用了很多时间。
4.自己对他人的依赖。写作业原本是完成老师的要求,行程了一种依赖状态,等着组里催。现在90天结束了,没有小组的督促了,也没有大群的每日作业问题,心境不那么紧张了,完成速度就变慢了。
关于依赖收集的资料。
依赖的解释
指一方依靠另一方,或相互依靠、互为条件。
依赖现象
一般表现
如果求助者自己希望、等待、要求、依靠咨询师替自己解决问题,则可能出现了依赖。依赖的表现形式可以是:
可以是"您帮我分析分析,我怎么就是对丈夫不放心呢"这种不宜察觉的形式;
可以是"您让我思考没有与他人搞好人际关系的原因,可我想不出来"这种阻抗的形式;
可以是"您说我是毕业参加工作,还是考研究生这件事上该怎么办呢"这种间接的形式;
可以是"您直接告诉我离不离婚吧"这种直接的形式。

常见类型
1、对网络及游戏的依赖。有些人经常使用互联网,经常的上网,对网络开始依赖,造成了网瘾,以至于我们自觉不自觉的看到过这些依赖者频繁使用网络而影响了生活。他们有的会长时间把自己的精力耗在上面。而玩游戏也是一样,频繁接触网络游戏,以此从中得到满足,而这种"满足"又像大海里的水。这种"满足"简单的说,是对现实的不满足,而在网络里找到乐土,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很自觉的依赖了网络与游戏。
2、对手机的依赖。很多人对手机不陌生,尤其近两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推进,网络上报道的相关"手机依赖症"的人群也逐渐增多,这不得不重视有的人为什么对手机"情有独钟"了。
举例子,某个同学如果除了睡觉吃饭,其他时间都玩手机的话,那么他就是典型的依赖。
手机的应用增加,常常让有的人玩的不亦说乎,使原本不爱与身边人深入交往的人,更加注重非现实的快乐,然而一旦离开手机,就会显得手足无措。
3、对他人的依赖。有的人没有主见是最重要的原因,根本则是自己思想和动力上的懒惰造成的。
4、对环境的依赖。有的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或说习惯了这个环境他就不想改变,所以面临选择环境时,宁愿在自己熟悉的环境,而不愿去未知的环境里去,这样对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是种阻碍。
原因
①、来自于求助者的原因。有些求助者可能不理解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咨询师通过促成求助者的心理成长,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希望咨询师主动替自己解决问题。
②、来自于咨询师的原因。心理咨询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求助者应该是主动的。但有些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存在偏差,认为咨询师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因此可能过于主动,致使求助者依赖。
解决方案
第一,咨询师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
第二,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旦,出现依赖,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例如面对产生依赖、直接请求咨询师告诉自己该怎么办的求助者,咨询师应该消除依赖
第三,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为咨询的总目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己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