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产生从何而来,又往何处去的思考。世无新事,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欲只身前往十三朝古都长安,心向往之,复读南北朝,翻开这片土地曾经澎湃跌宕的古事。
南梁作为开篇,内容最为晦涩,甚至是无趣的,但在动乱时代重塑儒家思想、确立礼教、宣扬菩萨戒,让社会恢复伦理与秩序,确是一段不得不提的往事。
南梁,502年-55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公元499年,南齐皇帝萧宝卷刚即位,听信谗言诛杀前朝功臣,致使南齐政权内部人心惶惶、动荡不安。雍州刺史的萧衍,虽离都城遥远,但作为前任功臣,亦倍感杀气,雍州治所襄阳,兵家必争之地,萧宝卷早想以亲信替之,萧衍重兵在握,欲以静制动,将数年前早备的湖底伐竹沉木连日打造装备为三千战船,新募士兵万名千匹战马,组成大军一路东进,直捣建康,大败皇军。公元502年,萧宝卷禅让帝位予萧衍,改国号为梁,梁武帝即位。
东汉末年以来,中国数十个政权相继接替,大多以更迭实现篡位,新朝建立,旧朝倒台,已成常态。刀光剑影间,君臣及皇室父子兄弟间的礼数已荡然无存,儒家忠孝观念支离破碎,人们已无“忠”的观念,反而对政权更替推波助澜。梁武帝登台之初,社会就处于如此的动荡与混乱之中,即位不久,刺客假借运柴队伍,潜入台城皇宫,欲付之一炬,直奔梁武帝而来,京城军队速来解围,叛乱方得以平息。
时局的混乱及儒家思想的堕落,使老百姓向佛教靠拢,社会崇佛风气更加兴盛,据史料记载,东晋有僧尼两万多人,南朝宋其两代达三万多人,到梁代再则再翻倍,猛增至八万多人。鉴于佛教追随者众多,皇室亦需通过宗教争舆论。即位后,深谋远虑的梁武帝下令修建寺庙,甚至以父母的名义建立两座佛寺——大爱径寺、大智度寺,建成后梁武帝为父母举行盛大法事,每月初一十五亲自祭拜,武帝孝行感动群臣与震撼百姓,体现儒家孝道精神。建国第三年四月初八,即释迦摩尼诞辰之日,颁布一道诏令,号召百姓与公卿百官侯王宗室信佛,等于定佛教为国教,武帝此举非让萧梁成为佛国,而是为重振儒学的大业奠定基础。
梁武帝在建康设立招收寒门子弟的武经馆,免除费用学而有成即派遣各地为官,不日各馆均招收数百名学子。武经馆是按儒家五经设置的学馆,由最当朝最著名的五位儒家学者分别负责,教授学子们学习儒家经典,传播儒学种子,随后推广儒家教育的学馆遍地开花。在皇宫成立国子学,皇太子宗室王侯学习儒学,武帝曾亲自授课,并参与教材《孔子正言》《五经讲疏》等儒学著作的编撰。
以儒治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传承不可或缺,新的五礼体系正在酝酿,武帝从朝代更迭权力纷争深切知道礼的重要性,重新确立礼的权威,建国之初便下诏建立制礼班子,制定一部以为用准的礼制,此举用时十一年,最终制定出一宗多达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零十九条的五礼体系。五礼:吉礼主祭祀礼仪、凶礼主丧葬礼仪,宾礼主会面场合礼仪、嘉礼主婚姻喜庆礼仪、军礼主军队礼仪。
作为对人的规范,五礼制度规范的是人的社会行为,编撰在家受菩萨戒,规范的是心灵,守戒做善事造福众生,二者都与国家治理稳定社会息息相关。武帝身体力行,依照菩萨戒戒律行事与生活,勤于政务,节俭食素,如今佛堂饮食不沾荤腥便源自从千年前梁武帝倡导的吃素理念,武帝为休养心性,撰写断酒肉文,下诏所有佛教徒断绝酒肉,逐渐形成汉地僧人吃素的独特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佛儒融合,儒家思想随着佛教的发扬光大,儒家礼教亦渐渐播撒,周礼得以传承,孔子再次被奉祭坛,恢复帝王祭孔典礼。
梁武帝为江山永固,倡导忠义,臣子誓死效忠;重视孝行,反对宫廷杀戮,但皇室纷争斗争不断,足智多谋的武帝亦束手无策,晚年为修行入寺院舍身为奴忏悔罪过,余生中四次舍身同泰寺,称皇帝菩萨。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四次重金赎回,多达四亿万钱。武帝舍身期间,并无大臣篡权部下叛乱,可见以儒治国取得成效。后同泰寺被焚毁,后人不断在同泰寺旧址重建寺庙,几经变迁成为今日南京鸡鸣寺。
公元547年,落难北魏武将侯景投靠梁武帝,欲借助萧梁国力夺回大权,演变为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梁武帝统一北方的夙愿,被侯景点燃,但一片佛光下的萧梁,百姓大量进入佛门生产力下降使国力极大削弱,日渐萎缩,致使与东魏交战大败而归,皇侄被掳,东魏以归还人质为条件,要求流放侯景,武帝应之,侯景起兵反叛,攻进建康,包围台城,囚禁武帝。
梁武帝萧衍江山被夺,但在武帝江山获得新生的儒家思想,并未随之远去,而是在后世逐步发扬光大。
公元549年五月初二,断食两月的梁武帝坐化宫殿中,终年八十六岁。
千古身后事,自有人评说。
———19.04.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