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的人,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的星星都簇拥着它。”
相比较法治,儒家更主张重视德治,德本法末。而治理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安定和谐的生活。从这个目的出发,以德治为主,以法治为辅,无论在哪个社会,都是不二选择。即使治乱世用重典,其最终仍将回归到以德治为本这个原则上来。以此观之,我们当今社会,强调健全法制建设,以法治国,这虽然不错,但德的根本作用,体现得不够,还是应大力弘扬。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有诗三百余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有较大的社会功用。《诗经》也经常被士大夫与朝廷统治者用来宣扬和实行修身养性、治国经邦,这也正是《诗经》编集者当初编集它的宗旨之一。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通过政令来治理,通过刑罚来约束,老百姓只是规避惩罚而不犯罪,却没有以犯罪为耻的自觉性;而通过道德来教化,通过礼制来规范,老百姓就有了耻于犯罪的意识,而且还能遵守各项政令、法规和礼法制度。”
孔子的梦想,是社会回归西周时期,是重现文王、武王、周公辅成王时的文明礼仪之邦。所以,面对东周乱局,孔子常常慨叹礼崩乐坏。在这里,孔子再次说出了理想的治国方略,那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虽然在本篇首章的解读中本人也认为德治为本,法治为辅,但我们现在的德,与古时的德,是有本质的不同的。我心中的德,是着眼于人民的生活,着眼于人类的发展,着眼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与此有关的一切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而不是封建士大夫眼中仅仅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德。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开始努力学习,三十左右初步确立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四十上下很多事情才看得比较透彻,五十岁就知道万事万物皆有天命,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言行能从自己的本心出发,但不超越法度和规矩。”
这段话为后世广为传诵,但传诵者大多偏离了孔子的原意。比如三十而立,有人把这个立理解为立业。比如四十不惑,有人把这个不惑理解为没有疑惑。更错误的是从心所欲,不能理解为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应该是从自己的本心出发,不受环境干扰,更不为外界所迫。
其实这段话,就是孔子某一方面的自传。既然是自传,就有个人的鲜明印记,用在别人身上是不一定合适的。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侍奉他们要遵循礼制;父母去世后,安葬他们要遵循礼制,祭祀他们要遵循礼制。”
孟懿子是鲁国三桓之孟氏第九代宗主,曾导致孔子堕三都失败,屡有僭越行为。孟懿子问孝,孔子对曰无违,实质已经不全部是在说孝了。
而樊迟天分不高,孔子对樊迟的教诲大多直白,此亦可见。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你的父母唯一可担忧的,是他们的疾病。”
对于“父母唯其疾之忧”中的“其”,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我偏向于指孟武伯的父母。因为若是指孟武伯,则换成“子”更妥当,应该孟武伯不是孟懿子唯一的后代吧。那么这句话就有意思了,你父母唯一可担忧的,就是他们的疾病。而“疾”,亦可指不足、缺点,言外之意,你父母唯一可担忧的,就是他们自身的不足。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很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够赡养父母。其实狗和马,也有人饲养。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恭敬孝顺,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呢?”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侍奉父母时,最不容易的就是永远对父母和颜悦色。有事,儿女替父母去做,有可口的饭菜,给父母吃,难道这样就算是孝吗?”
孝道的根本是要有孝心。有了孝心,对父母才能恭敬;有了孝心,对父母才能和颜悦色;有了孝心,对父母就不是刻意的去尽孝,一切都是自己心意的自然流露。
5、6、7、8都是孔子关于孝的回答。孔子应该是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从不同的方面来回答的,甚至还影射其他方面。概括起来,孝,要遵循礼制;孝,要去除父母之疾;孝,要发自内心,不仅要恭敬,还要神色愉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