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很难被平庸的故事打动,正如每一天吃饭、睡觉、上班一样索然无味,所以好故事往往需要超出平庸,与平凡世界拉开差距,这种差距有可能是戏剧化的理想世界,也有可能是超出一般人生活习惯的内容,是某种不平凡的事情。
如果用一条直线来形容一个故事,所有平庸的故事都像是一条死寂的直线,而公众最感兴趣的却是非凡的故事,往往是高潮迭起、落差频繁。如果将这样的故事同样看做是一条直线,那么它就是弯弯曲曲的曲线,这种波动性的跳跃往往能使观众感受到剧情的发展大呼过瘾。
-1-
为什么夸大的内容更容易被传播
美国一所大学的老师做过一个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被夸大的内容是如何传播的。
首先老师招募了一群学生,并可以告诉她们,她们可以在厨房做一顿饭。老师已经为学生们准备好了食材、烹饪工具,大量的蔬菜、丰盛的鸡肉等。这些食材都已经被切好,可以随时进行烹食。
但是还有一个他们不知道的事实,老师悄悄的鸡肉里放了一只蟑螂,目的是为了测试在人际传播当中事实的演变。不出所料,一个女生在烹饪时发现了蟑螂,然后突然大声尖叫起来,这让活动不得不暂停下来。
随后,老师称这只是一件偶然事情,可是大家已经失去了吃鸡肉的胃口,烹饪也就此戛然而止,但是实验还是在悄悄的进行着。学生们陆续回家,在路上他们激烈的讨论着刚才的实验。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的是,一部分学生是假装进行议论,另一部分是自发的进行一轮,事实上除了第一个发现蟑螂并尖叫的女生,只有少数人看到了蟑螂。
但是结果却是出乎人的意料,几乎每一个人都宣称自己看到了蟑螂,不同的学生对蟑螂的描述也是千差万别,很难有统一的描述,当他们对其他人描述自己见到蟑螂时,为了使自己的影响深刻或者饶有趣味,他们根本没有描述事实,而是夸大描述当时的情况。学生们夸张的描述脑海中的细节,并把这件事情四处传播,最终整个学校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实验证明:一条正常的信息在自然传播过程中转件变形、夸大,成为非常极端的内容的。
高尔基说:“夸张的内容是创作的基本原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更能强调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最终你会发现越是夸张、越是让人出乎意料的信息,就越容易被接受和传播。这些夸张的信息往往会挑战用户的现有认知,一些略微惊奇的信息往往在口口相互当中,被不自觉的夸大、渲染,类似于中国所说的三人成虎。
-2-
面对落差,人们有天然的传播欲望
你会向别人传播什么样的话题?没有人对平凡的信息感兴趣,所以人们非常热衷讨论的往往是一些非凡的小道消息,这些消息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以让观众产生某一种的感受,而并非是去记忆事实。
作为当事人的叙述者自己可能尚未意识到,如果他拥有一个众人还不知道的话题,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这种感觉是非常兴奋和愉快的。在这样的感受下,事实显得就不那么重了,因为讲述者是为了取悦听众。讲述者不由自主的会对基本的事实框架,进行自己的理解和润色,让这个故事显得更加真实、生动、活泼、有说服力。
鸡肉当中有一只蟑螂在生活当中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巨大的话题性,但是这件事情在刻意传播的实验当中,却成为了更加夸张的叙述。像是真的一样,基于事实进行润色,从而有了话题性和吸引力,一个超出平庸的事实的信息也被传递出去。
在这种话题传播环境下,一个热点能不能被引爆,真实的重要性似乎降低了,更能重要的落差能给观众带来认知上的刺激。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打破常规,提出有悖于人们思维定是的产品、思想、服务。人们面对这样的信息第一反应是什么呢?即使选择相信,他们也会非常自然得去询问他们的家人、朋友、老师,以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如果你想把一条内容传播出去,就需要提炼出“非常识性”,从而刺激受众群体的”认知落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样的内容可以轻松地让人记住,产生强烈的感受,这样内容就会广泛传播,并且引起他们的讨论。
-3-
如何产生落差感
一个话题能否广泛传播,很大程度取决于话题是否带有人们认知的落差感,对信息的好奇也是人类的本性,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刻意制造你所希望表达的信息与原有受众认知的落差。
1)打破常规、制造意料之外的内容
即便我们有一堆事实材料,依旧无法和观众产生共鸣。因为事实都是非常简单的,缺乏对观众的冲击力。为了加强内容的落差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破普通受众人生活认知,制造意料之外的内容。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一个具有落差的内容往往是从标题开始的。乍看之下不合理的标题,往往超越了人们的认知。怎么会是这样?是不是真的?我一定要看看。这是增大落差、吸引眼球的一大招,这种点击量将是巨大的。
举例:
《寒门难出贵子》,直接否定寒门难出贵子以及努力的意义。
《同样是摆摊,为何有的人几百万,有的人却寥寥无几,几年之后我的幡然大悟》,太低碳也能有几百万的资产?
大家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文章,有时候觉得这一类文章非常低俗,但是事实上此类的效果非常好的,颠覆我们的的正常认知,会引起大众的好奇感。
2)增强对比,强调差异
如何让人感觉到落差大?当然是进行对比,常规状态和理想状态差距造成了落差,对比能制造落差。
一直以来,对比都是趋向于对立冲突的艺术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它把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借此彼此表现,相互衬托,这样的表现更加直接和简洁。对比的手法被广泛运用在广告、文字等内容当中。
3)用话题激活传播者的落差感
平庸的内容为什么非常难传播?因为对观众难以产生刺激。只有具有落差感的话题才能激起大众的传播意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进行包装,讲给大家听。
比如“伏牛堂”的北大硕士总是强调自己是卖米粉的,但同时他也会对媒体强调自己是北大的硕士。之后的结果显而易见,一个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去进行创业的尝试,于是媒体就进行大肆报道。
End.
我是马尔代夫的驴,希望今天文章对你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