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鲸芯教育
别人只能看到你的1%

别人只能看到你的1%

作者: 陈昱Leo | 来源:发表于2023-05-15 19:18 被阅读0次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知道」这句话很简单,而「接受」这句话就需要一些经历和体会了。

01

无论是写作、演讲、直播,还是更日常的对话,只要表达,就逃不开这个宿命。

我发现有很多内容创作者,或多或少对「被误解」存在担心和害怕,从而折损了一些表达欲。

曾经我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有同样的感受,花了不少精力去突破这个课题,后来写了一篇《写文章需要有被误解的勇气》。

无论你表达得如何充分,也只能展示自己的1%都不到。

先不说底层的动机、思想、背景知识,光是表面的信息,都会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损耗。你输出的1%,可能对方只接受到其中的1%,一来一回就只剩万分之一了。

关于为什么会有损耗和误解,之前的文章已经聊过了,今天想要换个视角,从理解者的角度聊聊。

02

当我们听到别人说的一句话,或是看到别人写了一篇文时,大脑默认的节能机制,会优先启动“以偏概全”模式,先给对方贴上一个标签,是搞笑/鲁莽/严谨/有逻辑的人。

这个过程极其快,而且通常是在后台进行的,我们不太容易意识到。

而且它非常高效,非常符合大脑节能的需求,所以会被写进基因里。

关键就在于第二步,能不能主动把标签撕下来。

能不能意识到,对方的一句话,就像是拍下的一张照片,只是生命电影中占比非常小的一帧。要知道,电影的1秒,至少也有24帧了。

所以我经常把这个叫做「电影帧思维」。

03

我们对于自己被误解的担心,其实也反映了自己在理解他人的时候,还不能熟练地运用「电影帧思维」。

正因为我们会“以偏概全”,所以知道自己的表达很可能会如此对待。

或者说,我们看待自己的表达时,也没有启动电影帧思维,还是会不自觉地把它当成自己的一部分,甚至是全然代表着自己。

越是能看到别人的表达只是电影中的一帧,会反作用于自身,更容易接受被误解。

当然了,只是“更容易”,不代表能做到全然接受,毕竟刻在基因里的节能模式,不是改变认知就能简单改变的。

而且,咱们也不需要追求100%的接受。

多1%的接受,也是宝贵的。

相关文章

  • 一人有一人苦,一家有一家难!

    俗话说,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其实我们都一样,光鲜是给别人看的,苦水是给自己尝的。别人只能看到你经历...

  • 2018-01-05 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1 |【找到你】 【成为自己】+【找到你】 【找到你】就是完成依恋: (1)看到自己对依恋别人的防御; (2)看到...

  • 别人只能看到你的努力,却看不到你的辛苦!

    突然感觉,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周末到图书馆一呆就是一天,没有不开心的,反而有不一样的感觉。 当你把自己融入...

  • 你有个人口碑吗?

    当别人在需要时,能想到你,当别人在有机会时,一样会能够想到你 个人口碑,只能通过无数次的,日常沟通和行为中,潜移默...

  • 付出被淹没

    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1.每个人能看到的只能是自己所作所闻,对于别人的,不能看全。反过来一样,别人也看不到你...

  • 致已逝去的爱情

    现在只能从别人空间里看到你的身影,我们曾经一起的身影!或许我们真的走远了!好冷,再也感受不到你的温暖,再也感受不到...

  • 别人看到你的精彩,生活看到你的努力

    别人看到你的收获,生活看到你的付出。 别人看到你的成绩,生活看到你的坚持。 别人看到你的今天,生活看到你的昨天。 ...

  • 工作心得

    1.工作,别人只看结果,过程只有自己知道,若要减少工作量只能优化过程,这是所谓的效率论吧! 2. 希望别人用心帮你...

  • 1 /50,看别人的经验

    一个小时20分钟读完彭小六的书,说实话速度有点慢。这本书是16年买的,大半是讲述经验和心得总结。 我带入进读书的问...

  • 每日一笑!

    1.我想做你的小太阳,要不温暖你,要不晒死你。 2.看到你要开始装逼了,我只能选择做你的最佳听众。 3.别人都是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只能看到你的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qv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