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在持续发酵中,我感觉之所以这么热议,是因为人们呼吁公共环境的维护。
拿孩子来讲,我个人本人非常喜欢孩子,但真的到了车上,尤其是卧铺车厢,需要休息,然后旁边或者上下铺有个孩子,心里首先就会发怵,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70751/37e94f045b9cec94.jpg)
从本能上来讲就想逃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因为首先不了解孩子,更不了解家长,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会不会被吵到闹到?
而出现的所谓的“厌童”“恐童”这些词语只是拿孩子来说事,从内心上来讲,更多的我想和我的心里是一样的,本质不是针对孩子,而是恐惧未来发生的事情。
不知道家长是否能管住这样的孩子,这是其一,其二,不知道这个孩子是不是乖孩子,还是熊孩子?
当然,这类词语话题的频繁出现,也揭示了人们在出行的过程中,更希望能有一个安静的,绿色的,舒适的公共环境,不被孩子们所打扰。
如何能够做到呢?
在众多的议论声中,就让做父母的开始警示,重视对孩子在这方面的教育。
比如带孩子要出门呀,先提醒孩子或者是约法三章,能否做到安静不吵闹,在人多的时候不影响到他人?
一旦父母有了这种意识和观点,那么孩子自然就会跟着具备这种能力。
公共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讲到有孩子出现的地方,更多的是声音的吵闹,当然有时也少不了行为的不妥,
很多孩子习惯了在家里唯我独尊,更主要的也有父母很少出门,或者在外面与人共处,所以就忘记了公共环境的维护,没有这种意识和概念,
网络上频繁出现这种议论,这种声音,我想更多的也是一种呼吁和教育吧,
说到教育很多成人在列车上打起电话都不能意识到不能干扰别人,刷视频也好,打电话有的声音能传几里地。
前两天在一个酒宴上,一位男士因为接电话火冒三丈,电话里开吵,这还是村子里露天酒席,能传几百米,把吃饭的吓得都纷纷停下筷子张望。
明显听着像是和家里老婆,又狠又恶又凶还好久不能挂电话,内容全部公开,也许是太影响吃饭,估计是同桌的桌下给了一脚这才看着电话拿得很远,不再被听到。
席间都在感慨,这日子过得这样这不得肝病才怪。
不管怎么说,公共场所管好孩子的同时更要管好自己,不扰民。不知道你怎么想?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