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童童小朋友做了三个星期家教,这三周更像是我作为一个母亲,在童童家驻场学习如何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
童童毫无疑问是这个世界的宠儿,出生在一个条件优沃的家庭里。爸爸又高又帅,笑起来一脸温和。妈妈性格超级爽朗,跟她相处就像身处四月的阳光里一样温暖舒畅。平时是奶奶在家照顾她的衣食起居和监管网课学习。虽是奶奶,做起事来可是一丝不苟。她皮肤透白,脸上没一点皱纹,当然这是题外话……列举几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吧~
1. 非常注重鼓励和表达爱。
我去童童家时妈妈正在楼下带她学玩滑板。童童还需要妈妈牵着她的手才能站上去滑板。上了滑板后妈妈开始鼓励她松开手,大胆往前滑。妈妈追上去,用手机拍下了她滑行的视频。我站在原地,滑回来时妈妈对我说:
“她运动细胞非常发达,昨天才刚刚接触,今天就能够自己滑了。”
然后对童童说:“妈妈说了你没问题的,对吧?”
她翻出刚刚拍下的视频指给童童看:“你看!这里转弯非常稳当……遇到障碍也完美绕过去了。平衡能力超强!”
我虽然明白鼓励的重要性,但是第一次见到父母表扬得这么好:有时间分析,有动作细节观察,而且一连串的表扬里没有重复一个空词,都是拿非常具体的事实说话。不但有视频为证,还有肢体动作,有侧面表扬――和我这个旁观者讨论。
2. 高标准,重细节。
第一天带童童做作业,我全部完成后奶奶提出了非常多的改进之处。比如:铅笔写一行要卷一下,不然字太粗了不好看。语文作业要按照一定的排版:用拼音本在拼音下面写生字,每个词语间空一格,抄写句子时顶头空两格。数学连线一定要用直尺,小猿口算错了一题就从头重来。拍视频作业前要整理房间,调整好光线和拍摄角度,坐姿端正,遇到卡顿就重拍。这些虽然看上去非常繁琐,而且一年级的小朋友有时没耐心,但是一开始的做法会在小朋友心中形成的默认标准。不但要完成,而且要注意细节,一次就做好。坚持高标准将会终生受益。
3. 相处礼仪
昨天童童约好去朋友晶晶家玩,但是爽约了。早上妈妈上班前过来聊天,说起小姨要来玩,母女俩聊得非常开心。妈妈顺带说起:“下午你还要去找晶晶玩,跟晶晶道个歉,因为昨天你答应人家去玩,但是爽约了。”然后有叮嘱:“去的时候带点好吃的,小饼干什么的。”
从这么小开始,就重视自己的承诺,替别人着想。带个小饼干的细节,更让我觉得她们懂礼仪,让人舒服。
关键是妈妈没有一点批评或说教,就是在拉家常中给了女儿具体的行动指南。这种融入生活细节的教育,或者说身体力行的影响,一定会让童童成长为像妈妈一样体贴入微,招人喜欢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