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184260/604caae81b735cb3.jpg)
01
二零二零──将结束,踩着这个末尾的点。
很多人纷纷都在总结自己这一年里发生的种种喜乐、酸苦,试图让这个2020能有一个好的结尾。
这多少也算是一种对内心灵上的安慰了。
说回来自己,有什么是未完成或终会完成的事呢?
让我好好想想,应该是什么……
人的一生,总要有一次行走,无论是远是近,最关键是走出第一步,走哪里去?
哪里都可以,总之先走出去再说。
你应该有在电影当中看过诸如此类的情节,一个人分文不带,靠卖艺……沿路乞讨行遍全球。
这样的故事,并不只出现在电影情节当中,其实在意大利、英国……这些国家就有很多小孩,通过卖报纸……送信赚来的的钱,来一场短期的行走,暑假期间到另一个国家。
他完全不会担心钱用完了,接下来怎么办。
有人问过小孩,他是这样回:“我可以继续送报纸或街头卖艺吹口琴来赚取下一个旅行地方的生活费用啊!”
不知道你看出了什么,但我看了,其实会觉得很惭愧,这样的勇气我是没有的。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当中,无论做任何事,都要等到万事俱备后,从来不会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去做一件事。
就如同在没有把握时去做一件事,心理始终是忐忑不宁的。
但哪有那么多的万事俱备啊!总是对自己说,等到下一次、下一次、下一次……但真的没有下一次了。
当我们说着下一次的时候,这件事就不会再做了。先学会走,却生而没有这样的勇气。
图片
02
不知道你对“行走”这两个字是怎么理解的,过去大概是行走四方,四海为家。
从古代文言词汇可以看出来,行是指人们外出远行,而走是跑。
合在一起便有了行走,它和旅游的意思无异,我们现在一般都用旅游来形容,但我觉得两者还是有差别的。
相比旅游,我更喜欢用行走来表达,人生而来本是无根蒂,背上一个行囊背包,走到哪里,哪里便是家。
以前旅游的人还是少部分,现在人就多了。
人人会说,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看,不游遍祖国大好山河,此生枉来!
旅游之前,我们会做好万全的攻略、路线、多少人、去哪里玩、多少预算资金……
其实一开始,这便失去了旅行的本来意义。
攻略适用大多数人,不是所有人。
计划适用大多数人,不是所有人。
图片
03
如果我去到一个地方,大概是背上一个背包,不会去名胜景点,而是找一个当地最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融入进去,深切感受他们的民风习俗。
生活本来的样子,就是最动容的!
我会走进一家老字馄饨店,来一碗当地人吃了几十年也没有吃厌的浓香馄饨。
出来后站于街头,听小贩的吆喝声,看巷里大人小孩前后忙碌的身影,观来往人脸上的喜怒哀乐。
我只是放松自己,含笑望着眼前这一切。然后慢慢走着,细细感受周围,电线杆上鸟儿灵动清脆的鸣声,指尖划过老旧房屋留下的岁月痕迹,拂过古老大树脉络延伸留下的沧桑………
这本是难以让人想象的,旅行的意义是发现美,不单单是用眼睛,眼、耳、鼻、舌身,放大每一个感官,心里呈现什么,能够看到的就是什么。
如果你有一颗美的心,那么即使身处老旧小巷,嘈杂的人群当中,车马喧嚣中也能看到令人动容和美的景色。
美是从心出发,不在于美的景色。
图片
04
云南便是一座充满朴素气息,让人能够慢下来的城市,有多少人为了探寻他的朴素,而慕名前去。
于我来说是,即身不在,心在,那是一种不会因为距离而疏离远去的感觉,朦朦胧胧,却始终掩埋在心。
还有一处地方,一直是心中的神往之处。无数人为了寻仓央嘉措留下来的痕迹,而争相前去。
便是──西藏……他神秘、高深莫测、远离喧嚣、脱离世俗、宁静安然,无数怀有虔诚之心人的朝圣之地。
而我,也不例外,即使他与我隔着几千公里。
通过仓央嘉措的诗句,我似乎能够看到,那蓝得通透的天空、澄澈透明的湖水、茫茫无际的草地、纷飞起舞的蝴蝶、成群结队的牛羊、落日熔金下的大雁、云霞迟暮,有牧场人,帐篷,马儿自由奔腾………
这所有都鲜活的呈现在我的面前,仿佛我本该属于那儿,前世今生从未远离,而有一天,终会回归那里。
如果说要择一城养老,那便是这几个地方。
一个人一生,至少要行走一次,没有人知道你要去哪儿,或许就连你自己也不知道。
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没有人认识你。
放空自己,沉静自己,感受自己,回归自己。
哪里都可以,心安即是家。
2020年,许多事都不容易,无端地多了一份感动,少了一份凉薄。
愿2021|你我都能够多一份柔软,少一份坚硬;多一份释然,少一份纠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