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正月十五,小雨,没有看到月亮。早上吃了汤圆,中午吃了饺子,晚上按照本地的风俗,过了大年。
元宵节,小时候并不知道这个节日,也不知道什么是元宵,只知道叫正月十五,只知道十五里头都是年,过了十五,大家该干啥干啥了,出去干活的干活,上学的上学,一年就开始了。
小时候,物质条件不丰富,但是传统节日的习俗,是很重视,也很讲究的。年货,饭菜,走亲戚用的礼品,鞭炮,上供的供品,最严格的是过年不能说的话。
小时候,正月十五没有大年初一起的早,但是也挺早,煮饺子,吃饺子,放鞭炮。最有仪式感的是,放烟花。在物质条件不丰富的年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一样的。没有太多的资金来欣赏烟花,于是就出现了集资买烟花,集体看烟花的情况。于是连着三天晚上,大家会早早吃饭,按照通知的时间,来到放烟花的地点,寻找最佳的赏烟花的地点。按照现在人们集中密度来看,那时候的人,根本不算多,但是对于当时来说感觉还是挺多的。人挨人,都抬着头,看着放烟花的位置,聊着天,抱着孩子,心情是跳跃的,脸上是喜悦的,以这种烟花的形式,迎接新的一年。
是的,过了十五了,看了灯会,收心开工,希望今年会有不同以往的成长和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