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健康的心理是基石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健康的心理是基石

作者: 虔一 | 来源:发表于2023-05-18 11:31 被阅读0次

小学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关键时期。科学素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并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想要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健康的心理是基石。

在科学书中提到,如果想向科学家一样,需要三步骤: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想要完成看似简单的这三步就需要学生拥有以下6个方面的心理特质:

一、自我接纳是基础

自我接纳是一切的基础,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拥有一颗谦逊不断探索的内心才能拥有自我接纳的可能。

如果我们的内心,不能做到自我接纳的话,无论是在提出问题的环节还是需要证据的环节,都不可能踏踏实实的去做某些事情,只会一次次的打击中不断的怀疑自己。长此以往,即使做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使自己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而且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自己的一些行为都会多多少少被他人所评判,时间一长,我们就会错误的认识到“这可能是自己的问题”。但实际上每个人在看问题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我们要时刻记得这一点,没有人是能够做到完美全知,我们可以享受我们当下的状态,做到自我接纳。也只有当我们做到自我接纳的时候,才能真正的睁开眼睛看到美好的世界,而不是在评判中一味的伤害自己。

二、独立自主促发展

独立自主性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到独立自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更趋向于与大众融合在一起。

想要培养独立自主性,便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尽可能的要引导学生去谈自己的想法,同时告诉其他的学生认真倾听与自己的想法相比较。一方面我们尊重孩子的声音,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另一方面也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

有一次在课堂上问学生“什么是科学”,有个学生回答“世间万物皆为科学”,引起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孩子回答的有问题吗?其实没有问题,但是其他同学为什么会笑呢?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此时,一边让回答问题的学生坐下,另一边等其他的同学安静下来,这个时候也问出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同学们会笑这个答案。这个时候无论是回答问题的同学还是其他同学,都陷入了沉默。沉默也就允许同学们沉默,沉默的过程也许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渐渐的有些同学回过神来,开始关注问题的本身,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假面了自己为什么要笑,而这个时候既要赞扬了那个回答问题的同学,也要对能够独立思考得到答案的同学进行了鼓励,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了一个答案。

三、设定目标定方向

目标的设定其实便是提出问题的过程,当孩子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便可以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目标。一般我们说好的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设定的目标是具体的、可以衡量的、是可以达到的、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且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我们在课堂上也是先介绍smart原则,然后让学生根据本课的内容去设定学习的目标。刚开始学生并不理解,觉得是在做无用功,可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学生认可了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设定方法,对下一步的寻找证据这一环节奠定基础,就像看到夜晚的北极星一样,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四、环境掌控树信心

说是环境掌控,其实是一个判断的过程,试着让学生学会把事情分三类:一类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掌控的事情;一类是几乎不需要努力便可以掌控的事情,如吃饭睡觉等等;还有一类是需要踮一踮脚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做到掌控的事情,如每日的作息安排等等。

对于无法掌控的事情,引导学生懂得放弃,明白哪些事是不可为的。对于完全掌控的事情让学生了解其实我们已经对自己的生活有控制感,只不过平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对于需要努力才能掌控的事情,告知学生这些事情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引导学生还可以通过目标设定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的掌控。

刚开始同学们还是不会分类,在一次次的尝试中,让同学们分清楚了三种事情的分类技巧,也能够用心专心的去做那些需要努力才能掌控的事情。

五、人际关系成助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帮助我们提升成就感,同学、老师、家长的正向反馈会让学生越来越喜欢分享。

如果在课堂上分享,一方面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证据,让学生言之有物,能够有逻辑的进行分享,通过自己努力得出的结论会让学生更喜欢分享。另一方面老师和同学们的认真倾听,会给予分享的同学拥有更愉悦的心情,进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刚开始的时候分享的同学结结巴巴,听的同学不认真,还有讲话的。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分享的同学表述内容越来越流畅,能够做到逻辑有序;听的同学也越来越认真,有时还会形成思想上的碰撞,交流出新的观点。

六、个人成长益终身

个人成长,是一个贯穿终身的过程,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不断成长的,我们既要相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够把事情做到更好的潜力。

对于学生也是这样,我们之前的行为都是在帮孩子树立自信心,提升成就感。只有当孩子的内心健康富足的时候,他才更愿意的去做那些让自己觉得愉悦的事情。

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孩子逐渐培养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变得更加自信,而这样的孩子,对于科学素养的提升方面也会有指数级的成长。学生可能会提出风格迥异的问题,在寻找证据方面也可能天马行空,别树一格,而且在分享交流过程中也能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培养科学素养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但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前提是要让学生拥有一个自信且强大的内心,在此基础上也会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有所收益,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成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相关文章

  • 《如何认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差异与融合?》

    中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理性思维是组成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学生更加重视培养理性思维。 人的思维...

  •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走出羞怯

    由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生理、心理都处于未成熟期,让他们不断在实践中自主学习,锻炼,就可以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培养他们...

  • 《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

    作为教师,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研究它们的心理,时刻注意自己...

  • 健康四大基石

    健康四大基石平衡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健康 健康四大基石是指“第一,合理的膳食;第二,适量的运动;第三,平...

  • 家是心理健康的基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间教室。 研究表明,父母多半会重复他们孩子时代所受到的父母教养方式。如果有...

  •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重要。目前,我国小学生...

  •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其学业质量和全面发展。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仅靠专职心理教师单兵作战是不够的,...

  • 牛年元气分享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荐分享 宋红利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本书——《小学生心理健康...

  • 深圳南山区自强夏令营培养孩子好习惯

    健康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一个健康的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长都极度关心的问题,心理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健康的心理是基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yw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