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讨厌的勇气-认识本能和潜意识

被讨厌的勇气-认识本能和潜意识

作者: 可苟可远 | 来源:发表于2021-07-03 00:20 被阅读0次

    这本书如果一句话总结,就是怎么样才是和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寻找真正的人生意义。答案是“相信相信的力量”。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选择相信什么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做好当下的事情的重大意义,相信自己可以不受过去的限制,可以改变,相信可以选择幸福。另外一方面,大多数人要么相信自己高人一等、完美无瑕;要么相信自己是没有能力,无药可救。

    1.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价值和是否幸福不本该由过去的经历影响和各种标签定义(种族、性别、年龄、健康、容貌、家庭、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自卑感、优越感)。之所以很多人很想改变,潜意识却知道改变和不确定性会很痛苦,为“维持现状”寻找借口。而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是战胜的三大法宝。(详见分割线后)

    2.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决定一个人的不是过去而是怎么看待过去。乔帮主的那片著名演讲与这一点完全吻合:"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3. 稳定的自我价值和与社会和谐共处。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自己的人生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和反应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丢开别人的课题,减轻人生负担。

    我很不认同这本书的书名--对于有以上思想体系的人来说,自然会平静的爱自己、接受自己,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当下可以做、该做的事情,抱着慈悲心和欣赏的态度看待他人,与他人和谐共处,给环境带来价值。根本不会有“被讨厌”的感受甚至是痛苦,别人有不认同的权利。也不需要去行动的“勇气”。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对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

    他者贡献:做自己认为该做的,可以给这个世界作为共同体带来价值的东西(内心的使命)。他者贡献不是自我牺牲。相反,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一、决定论vs目的论

    阿德勒的哲学是现在不由过去决定,决定一个人的不是过去而是怎么看待过去(常说的一个人的三观-values)。人人都可以幸福,因为人人都可以改变,关键是产生改变的动机。

    弗洛伊德一派则是决定论,重视儿时的创伤。

    “不做不错”

    一些人用过去的不如意,作为不改变、不行动的借口(更多是潜意识下的)和给自己的束缚。即使此人理性上很想改变,很想进步,但“身体很诚实”,潜意识会帮他找到很多合理化的意识。

    书中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号称有“脸红恐惧症”不敢和自己喜欢的男生一起活动,实际上是要以有脸红恐惧症去阻止自己有实际行动,没有实际行动自然也就没有表白或者交往失败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她嘴上也许想治好这个恐惧症,潜意识却想维持,这样就可以“不做不错”。

    二、自卑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为什么会自卑、看到的自己都是缺点?

    因为这对自己有好处。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因为我有这些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劣等性”来自自卑情结,即主观上的“自卑感”。即使像身高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进行主观性的还原。我可以自由选择看成是优点还是缺点。

    抱持“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因果关系理论,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是找借口维持现状。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如果是而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的自卑感,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

    “虚假优越感”:自大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自卑感以当作武器,是想要借不幸来显示自己的优势和特别。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所以好为人师的行动对外没效果,对内情商低)

    所以,我不认同书中表达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就比阿德勒的低级那种倾向。人人都可以行动,所以过去可以不决定现在和未来只是理论上的。但实际潜意识可以助力而不是阻碍理性目标的人比例小的可怜。道理全知道,却活不好这一生,如何才能做到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所以必须知道为什么潜意识会带偏,所以要分析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塑造了什么样的潜意识,也就是倾听“内心的小孩”到底哪里不爽,有什么诉求。

    三、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也就是会认为任何其他人都会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所以有很多人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参禅之初,看山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水仍然是水。那些说看透了社会,无比黑暗、非常愤青、认为“那些都是骗小孩”的人只是没能到第三阶段而已)

    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过度拘泥于胜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够改变完善自己。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

    三类“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①自立。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即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也要首先选择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为了逃避与A之间的人际关系,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工作并不是用来讨公司同事欢心的事情。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真正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告诉孩子在他困惑的时候我随时准备给予援助。

    有些情况干涉别人的课题会更加容易。例如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接受心理咨询辅导之后,被辅导者下什么样的决心、是否改变生活方式,这都是被辅导者本人的课题,辅导顾问不能干涉。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人际关系的“终点” 是“共同体感觉”。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共同体”扩展到了宇宙整体,还包括了过去和未来,甚至从生物到非生物。眼界开阔,心胸宽广就不会被小环境影响,小范围局限。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自卑感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评价别人的话全都出于“纵向关系”,而我们必须建立起“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

    共同体感觉、横向关系、对存在本身的感谢。这些究竟谁能够做到呢?!“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假如人生只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路上的风景自然也就都浪费了。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幸福的勇气

    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

    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要努力去发现那个人本身的价值,并且进一步帮助其成长发展,这才是尊重。在企图操控和矫正他人的态度中根本没有丝毫尊重。 

    “尊重”和“爱”无法强迫。用威胁和恐吓可以收到一时的效果,强迫其服从。

    尊重是教育,也是一切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心理咨询时使用的三棱柱,三个侧面中分别写着“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以后怎么做”。某个时刻只能看到两面。我们既不需要“可恶的他人”,也不需要“可怜的自己”,应该谈论的是“以后怎么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认识本能和潜意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zs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