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012天。一天一点点,读书分享55天(2023.3.9,星期二)
周六读书,老师们分享了两个有价值的案例。
学生小A小B,网课期间,多种因素导致开学后学习掉队,老师家长看到不尽人意的成绩和行为习惯,着急上火,谈话讲道理,方法使尽,孩子依然故我,产生厌学想法,还伴随着持续的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
出现转机的缘由是与心理老师的一次接触。没有评判,没有批评,而是让孩子表达他的想法,结果孩子打开了话匣子,说自己其实也很想去改变,但家长不理解,老师不理解,甚至连朋友都不理解他当下的感受和很想去改变的心。
他那些无法言说的情绪被压在心底,弥漫扩张进而吞噬了他的能量。咨询师不刻意赞美,不枉加评判,而是更多地去倾听他的诉说,直到他聊到一小步改变。那么,改变孩子的力量究竟在哪呢?深深的共情。理解他的难处,相信他当下的感受,见证他的挣扎,相信他的愿意改变是真的发自内心的。这样的处理是有效的,因为畅聊,准确滴说是给予倾诉机会并认真倾听,深度共情。这些会赋予一个人力量,让他眼里有光了。
九年级男生,父母离异,家庭支持系统力量不够,上学不上学不断反复,目标是考职高,跑步跑不动,进不到教室。一副无力的样子。写信给她,老师即是不来也不特别失望。姑姑不听打电话给老师,哒哒哒哒轰炸一般,很给人压迫的力量,在老师很难受的情况下依然接受家长姑姑的轰炸,让人家宣泄,之后,家长情况好了人多,再打电话时语气好多了。
老师引导他去看到他是被爱的,看到家人的爱,老师赋予他能量,让他感觉到他备受关注,真实自然地去对待他。即是最后一名他也有他的优势,眼神、动作(拍他一下)都赋予能量了。这是孩子改变的根本动力。
学生非常在意老师对他的关注度,甚至是一个眼神他都非常在意。所以,严肃不一定是管理班级的第一要素,眼中有光、心里有爱、脸上有笑才是根本。
青春期孩子本身有成长中要面对的课题,加上学业压力,有的学校上课不让下楼,不让出去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像监狱,
以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