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亲子时间管理·第1.2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9年1月2日“崔律精时力之亲子时间管理(1月期)”系列第1.2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1、孩子聊一次“大”时间
2、家长用三次时间点表达
3、家长让孩子说三次时间点
<实践日志(记录)>
1. 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 感知“大”时间:和孩子聊与时间有关的事件,比如岁数、四季、日历、昨天、今天。
目的:让孩子初步建立时间意识,了解有时间这个东西。
A1:这些平常有刻意做到,但是时间日期不够具体。娃问今天要上学吗?我就跟她说要上五天休息两天。今天是第几天,我们还要上几天课才能休息。
A2:赶紧买个挂历,可以带娃去日历前看,说今天星期一、星期二,要上幼儿园,星期六、星期日不用上幼儿园。
1.2 感知“小”时间:停止说模糊的词汇,使用具体的时间点来表达。
目的:让孩子养成随时看时间的习惯。
A1:一般会跟孩子说还有几分钟,这样不好,就直接说我们在几点几分时要走。可是现在娃还不会看钟表,就跟她说长针指到哪,短针指到哪,是几点几分了,我们就要走,这样说好像好多了。
A2:再买个小钟表可以拿着的看得清楚些,拿着钟表说事实。
1.3 家长的时间管理:随时随地精确化表达。今天开始刻意练习下,之前怕孩子不懂几点几分,就没有跟孩子说过这回事。比如我可以说妈妈每天4:50来接你,我们早上7点50要上幼儿园。
1.4 亲子时间管理:不要求说时间长度,不要求说截止期限,只说时间点的事实性表述就好。只说事实性表述。
A1:想到我之前只说长度和用父母权威来表示截止期限,这样会造成孩子反感。
A2:以后可以带着孩子来看时钟,等下长针指到哪时,是几点几分,我们再走。
2.我的实践情况:等娃放学回来实践,记录在明天的作业里。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不说截止期限的话,那要怎么说会比较好呢?这个截止期限是我经常用的招。
比如跟孩子说要出门了,她还在玩耍,我平常会说,我们再玩5分钟就要走了,或者说我们玩到8点就出门了。我这样说都算是表达了时间长度和截止期限吧?要怎样说会更好些呢?
4.其他想说的话(诸如对课程的反馈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