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第一天,天气晴朗,我们来到了山东建筑大学中心校区。很多学生留在了学校学习,也有很多的市民来来往往,在校园里穿梭。我们一共八个人,队长给我们安排好了分工以后,我们就开始进行调查。
一个看起来干干净净大学生样子的男孩在我们面前经过,第一次做社会调查活动,大家都显得有点腼腆,不好意思,有点犹豫,不过看那个小男孩快要消失在视线里,我们就快步走了过去。
我:您好,我们是山东建筑大学暑期实践小组,社会实践的主题是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我们想问你几个问题,不知道您是否方便呢?
大学生:好的。
我:您对地沟油的来源是否了解?
大学生:有点了解,知道地沟油可以来源于泔水和使用过的食品炸油。
我:您还知道地沟油的其他利用方式吗?
大学生:做肥皂。
我:谢谢你 。

就这样,我们在山东建筑大学以及在山东建筑大学的周围调查了很多人,其中有初中生、高中生、初高中毕业生、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已经从事于不同职业的许许多多的人。大部分人都是很乐于配合我们的社会调查工作,同时能够为我们的社会调查工作提出许多不同的建议,虽然是在炎炎酷暑,但是心中却有一丝丝清凉。
当然,也有一些不愿意接受调查的群众,大多数是带着孩子的群体,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爸爸带着一个大约七八岁小孩从我面前走过,眼睛还时不时往我这里看,我以为他应该对我们这次的调查活动比较感兴趣,就上前说道:“你好,我们是山东建筑大学的学生,我们在做暑期......”还没等我说完,他就摆摆手,说:“算了吧,不做了吧。”当时我心里有些许诧异,做一个调查问卷能耽误几分钟呢?不过我转念一想,可能人家有别的比较重要紧急的事情吧,可能人家也不是那么排斥我们的问卷调查。后来就接二连三的碰上这种情况,不过也并非所有家长都是这样,我们队长王润晨就采访了一个带着婴儿的妈妈,那个妈妈做问卷调查的时候我们队长还害怕小孩热,拿着小扇子在小孩旁边扇风,整个过程特别轻松愉快,时候那个妈妈还特意夸奖我们队长特别会做事,“挺会来事儿啊,小伙子。”那个婴儿宝宝笑了,脸上肉嘟嘟的,特别可爱。我们的摄影师杨艺超好像特别喜欢小孩子,还给宝宝拍了好多照片。
后来又分了小组,我和吴悠一组,我们走到了山大中心校区的外面,可是也许是因为天气过于炎热,除了刚才统一银座买完东西的两个初中生和一个大学生,路人们大多都拒绝了我们的调查,这个时候无忧有点渴了,就说:“昕子,我去那个冷饮店买个冷饮,让那个人帮我做一份吧。”我感觉她很可爱,就说好啊。她买了杯冷饮,然后对那个冷饮店的店员说:“我买了你们的冷饮,能帮我们做社会调查问卷吗。”她们爽快的答应了,一下子做了两份。后来我们又跑到马路对面的ALI蛋糕店,吴优说:“我买了你们店的面包,你们能帮我们做一份调查问卷吗?”果然,店员又爽快地答应了。后来我们发现在马路上做调查问卷实在行不通,就到肯德基进行网络线上调查,速度和数量都出人意料,不一会我们就已经调查到了很多。我们团队的老马马华林可是电脑操作小能手,回到学校以后,他又立马做了份网络版的线上调查问卷,当时队里的其他人都崇拜的不得了,都说:“老马也太能干了吧,真厉害,什么都会。”
再后来我、吴悠、杨艺超、姜浩哲,我们四个总是一组的,我们小组在工作之余,充满了欢声笑语,很开心,总是能想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次社会实践,真的收获很多,我更注重的是过程,是解决事情的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一群年轻有活力的朋友,同时我们也对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撰稿:许昕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