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计 五事七计 三

计 五事七计 三

作者: 月锡天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22:21 被阅读0次

自己的自律不够,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自己的简书了。确切的说,自己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华老师的孙子兵法了,因为这段时间听熊逸老师的音频入了迷,喜欢听他的佛学,喜欢听他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平民和精英的关系,虽然其中的观点与现实相比很多可谓是离经叛道,但是仔细回味却又发现这些往往是普世的真理,只是他与我们现在的文化或者道德的标准想去甚远罢了。

今天开始继续之前没有写完的孙子兵法,五事七计,今天来说说兵者,诡道也。

兵 者, 诡 道 也。 故 能 而 示 之不 能。 用 而 示 之不 用。 近 而 示 之 远, 远 而 示 之 近。 利 而 诱之, 乱 而 取之, 实 而 备 之, 强 而 避 之, 怒 而 挠 之, 卑 而 骄 之, 佚 而 劳 之, 亲 而 离 之。 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 此 兵家 之 胜, 不可 先传 也。

我们今天理解的孙子兵法,可能记得最多的就是这一条,兵者,诡道也。因为人们都认为孙子兵法是一本讲用计的书,讲怎么通过狡猾的方法取胜的书。但是在人们明白了,孙子的“计”不是计策,而是计算后,兵者,轨道遍不是兵法的精髓,而是兵法中如何让胜利的天平进行倾斜的方法,真正的战争还是要在“计”之后,胜才能打,而不是仅仅通过诡道就能取得胜利。

12条诡道,条条是精髓,都聚合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在今天应该活学活用,起码要懂得防守,不能让别人套路了你。
故 能 而 示 之不 能,用而示之不用。你强但是你表现的是弱,你有勇气,但是你表现的是你很懦弱,让敌人放松警惕,自己则积蓄力量,战争不是打来打去,而是积蓄力量,正确一站而胜,这个策略和现在的全面战争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对个人却比较适用,做 任何 事 都是 这个 道理, 不该 动作 时 什么 也 不做, 做 一次 就 解决问题。 多少 事, 都 误 在 频频 动作。我们要克服自己的由自己的焦虑而引起的频频动作,做事要一击即中。在这里华老师又提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决策者因为中了对方的道,造成的损失,决策者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犯得错误,是迁怒于属下,还是反求诸己。

首先,你自己的焦虑是造成你犯错误的原因,你频频出招,你不是圣人,很大可能出的都是昏招,就会着了对方的道。你是决策者,你要承担决策的责任,俗话说就是扛事儿,成败无定,领导者要自己负决策的责任。

曾国藩对此举过五个案例:

1、汉朝景帝削藩,斩了晁错,但是还是有六国之乱,最后削藩成功。

2、明朝削藩,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削藩,朱棣反了,齐黄被杀,朱棣最后胜了。削藩失败。

3、康熙削藩,一个叫米思翰的人建议,鳌拜反了,但是康熙没有杀米思翰,最后康熙胜了。

这三种削藩,背景,形势,都差不多,但是结果却不同。所以 处 大事, 决 大 疑, 要 熟思 是非, 不要 拘于 往事 成败, 不可 迁就 一时 之 利害, 更不 可 归罪于 谋臣。

相关文章

  • 计 五事七计 三

    自己的自律不够,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自己的简书了。确切的说,自己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华老师的孙子兵法了,因为这段时间听熊...

  • 【啃专栏】——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系列2

    计为始。 孙子兵法里面的计不是计谋的计,而是计算的计,五事七计。 五事:道天地将法 七计:主道、将能、得天地、行法...

  • 【12121读书清单】孙子兵法1.0

    001如何理解计? 计,不是计谋的计,是计算的计,所谓五事七计,是从五个方面,七个指标来理解。 002面对时间 我...

  • 关于竞争,“全胜”是最高境界——《善战者说:孙子兵法与取胜法则十

    昨天讲到管理者的“道、天、地、将、法”,即五事。今天来聊一聊“七计”。什么是“七计”呢? 七计,是五事的延伸。 因...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算计无用论

    孙子兵法第一篇《计》,这个“计”不是三十六计的计,不是计谋,是计算。计算什么呢,五事七计: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

  • 计 五事七计 一

    说到孙子兵法,原先我认为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一起出现的,听了”得到“我才知道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三十...

  • 计 五事七计 二

    今天是8月第二个周的第二篇文字。 道,天,地,将,法,解读文章里把这五事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解读中有几点还是和前人...

  • 始计篇:“计”是最早的SWOT分析

    孙子兵法里面的计,不是计谋的计,或者首先不是计谋的计,而是计算的计。计算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叫“五事七计”。 “五...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孙子兵法的开篇“计篇”,讲了“五事、七计、十二诡道”。五事为,道、天、地、将、法;七计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第二计: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 第五计:趁火打劫 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七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计 五事七计 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nn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