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异类(一)

读书笔记:异类(一)

作者: 李卫央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11:53 被阅读16次

    引言 罗塞托之谜

    在美国小镇罗塞托,没人自杀,没人酗酒,没人吸毒,犯罪率也很低,这大异于其周围的小镇。

    原因不在于其饮食习惯,不在于生活习惯,也不在于遗传基因,而是在于罗塞托社会自身的条件,整个社会都愿意帮助失败者走出困境,这种强大的社会结构,这使得他们免受现代社会的压力。

    所以,真相隐藏在表面之下,所有的事情都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或者说,存在偏差

    (思考,那么是不是应该挑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来帮助自己延长寿命呢?)

    第一部分 机遇

    第1章 马太效应

    即使在不靠家族父辈资源庇佑的职业,也会因为潜移默化规则的制定导致细小的偏差,最终导致微小的优势,这种优势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了相当大的偏差

    于是产生了各个行业里的成功者

    1.马太效应产生的行业

    实行精英教育体制的行业,比如加拿大的冰球运动员,欧洲和南美洲的足球运动员,奥运会的运动员,音乐界挑选未来的音乐家,未来的芭蕾舞演员,优秀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等等等等。

    2.规则产生的偏差

    以加拿大的职业冰球运动为例,这些职业青年队绝大多数球员的生日集中在1月、2月和3月。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生日不在这三个月,那么你就不要寄希望于在这个行业里面出彩

    换而言之,如果你的生日正好在这三个月,恭喜你,你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3.原因

    原因主要在两方面:

    a.筛选线,加拿大冰球队按年龄分组所依据的分界线是1月1日,也就是从1月1日到当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将会被分在同一组。

    b.分组和区别训练,也就是我国所谓的快班和慢班

    第一个原因很简单,像这种靠体能吃饭的行业,对于小孩子而言,基本上年龄大一岁,身体的协调性,肌肉的量,还有身高都会差老大一截。

    也就是说,一个1月1日出生的选手,是在跟许多年纪比他小的队友争夺晋级权,基本上结果也就没有什么悬念。

    这是第一个微小差距,真正把这个差距拉大是第二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则是在于分组和区别训练,举个例子,在加拿大,教练会在9岁到10岁的孩子里面挑选选手组成巡回赛小组,也就是所谓的优秀者。

    这些人拥有更好的训练,更出色的队友,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没有被选入精英组的成员,他们拥有更多的训练量,这些所谓的精英的参与比赛次数是那些没有入选的人的两到三倍。

    可以想象,在第一个原因里,这一点点微小的优势经过筛选和额外的训练被拉大,最终形成了绝对的优势。

    这样就产生了所谓的成功人士,或者说,精英。

    其他的例子:

    (1)反例

    在美国,足球队和篮球队挑选队员的机制倒没有导致如此夸张的结果,体能稍差的孩子依然能得到机会均等的强化训练,这是因为美国有足够多的篮球场,也有大量球迷爱打球。

    而冰球运动则不是这样,因为打冰球有场地要求,而篮球的门槛则低得多。

    (2)正例

    a.

    美国的棒球队选拔情况和加拿大冰球队一样。

    美国所有的非学生组棒球队年龄分组日是7月31日,因此美国顶级棒球队中,出生于8月的队员远多于其他月份出生的队员。

    2005年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参赛队员中,出生在8月的球员有505人,出生在7月的球员为313人。

    b.

    在英国,足球联盟的年龄分组日是9月1日,因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球员中,有288人出生在9月到10月,只有136人出生在6月到8月。

    c.

    国际足联曾以8月1日作为年龄分组日,因此在最近一次世界青年锦标赛中,参赛队员中有135名出生在8月之后的3个月,只有22人出生在5月、6月和7月。

    d.

    学校教育领域

    对于出生在年末的孩子来说,与比自己大几个月的孩子竞争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可能更多家长会想,无论孩子在幼儿园有着怎样的劣势,这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很快消失。

    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冰球队员的成长经历一样,因年龄大几个月而显现的微弱优势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最终引导孩子走向成功或不成功,其影响会延伸许多年。

    (不要过早将孩子送入学校)这里有一个例子需要详细阐述

    (我之前写的文章,论述了内心坚定信念的作用,其基本机理也是类似的)

    结论:选拔人才的方式与个人成才之间的紧密关系,社会机制对个人成才产生着巨大影响,这个社会存在着很多制度上缺失,正所谓,知道制度漏洞的利用漏洞,不知道制度漏洞的被制度所支配。

    那么面对这样的成功方式我们的应对策略应该是什么呢?

    那就应该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可能是新环境,也可能是新机会)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取得微弱的优势。

    比如大学开始的第一次分班,应该是会有一次英语和数学的考试,这一次考试就需要认真准备,从而利用马太效应,取得第一步的优势,然后利用第二个原因,拉大取得的优势,从而形成绝对的优势。

    最终成为某个领域的胜利者,将优势保持到大学毕业以后。

    第2章 10000小时法则

    个人事例:

    1.作为sun公司的天才创始人和Java语言的编写者,乔伊也是先天的天赋和后天努力的产物,而且他的后天努力比先天的禀赋更加重要。

    在硅谷的圈内,乔伊享有和微软的比尔·盖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行视他为“互联网领域的爱迪生”。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大卫·杰勒恩特说:“比尔·乔伊是对现代计算机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之一。”

    计算机业是一个以纯知识精英为主导的行业。计算机编程的世界不存在传统的校友关系网,你并不能依靠金钱或者人际关系取得领先地位。计算机业是一个充分开放的新兴行业,人们只根据成就和天分评价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这里的成功人士都是最棒的,而乔伊无疑正是这些最优秀的人中的一个。

    在此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来,这里也存在特殊机遇,这种机遇是有相应的运作模式的。

    成功原因:

    a.时代背景

    比尔·乔伊在1971年进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学习(在那个时代,安娜堡分校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只要想编程就有电脑可供使用的大学之一)

    b.个人天赋

    他的数学特别好(在参加美国大学本科标准入学考试(SAT)的时候,比尔在数学测试中拿了满分)

    c.个人机遇

    (1)密歇根大学的机房管理系统有漏洞,他可以想学多长时间就学多长时间

    (2)计算机中心24小时开放

    最终,他获得了充分时间练习编程

    结果:当改造UNIX系统项目开始的时候,他顺理成章地进入项目组

    所以,从种种的人生际遇来看,乔伊可以控制的只有一条,那就是1.他聪明绝顶,2.他热爱学习。

    但是可以看出来,这只是他成功的一小部分,也只是他成功的基础,那些更重要的是他无法控制的东西,比如计算机时代的脉搏

    2.甲壳虫乐队

    汉堡之行改变了甲壳虫乐队,它“逼迫”甲壳虫乐队超量演出,到1964年甲壳虫最终成名之前,他们实际现场演出共计已有1 200场。

    他们不仅练就了演出时的耐力,还学会了演唱各种各样的歌曲。

    3.比尔盖茨

    在比尔辍学之前,他有类似的机遇,这里我原文摘录

    机遇之一,盖茨转学进入湖滨学校。(这台机器与西雅图计算机中心直接相连,并与主机电脑分时共享,这是1968年,分时技术在1965才被发明,乔伊在1971年才开始使用分时系统,这简直太幸运了)

    机遇之二,学校的家长会基金足够支付学校的电脑费用

    机遇之三,学校经费用完以后,一位同学家长开的公司(C-Cubed)正巧需要利用周末测试程序代码

    机遇之四,盖茨恰巧找到ISI公司,该公司恰巧需要人员编写工资管理软件

    机遇之五,盖茨的家正好在华盛顿大学步行范围内

    机遇之六,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恰好每天凌晨3点到6点无人使用

    机遇之七,TRW公司正巧与巴德·彭布鲁克有业务关系

    机遇之八,优秀的程序员彭布鲁克在需要解决特定问题的时候想到了这两名中学生

    机遇之九,湖滨学校竟然同意学生们远行到外地,花一个春季的时间编写电脑程序

    其实这里面的好多机遇我都觉得似乎有些牵强,不过最后的观点我是很赞同的,那就是:通过这种种机会,比尔盖茨在辍学之前,已经不间断地学习编程超过七年了,他已经有了超过10000小时的编程经验。

    不说是当时,就算是现在,又有多少年轻人能够在20岁之前编程七年。

    所以啊,我现在觉得,如果你在大学之前能够拥有超过10000小时的编程经验,那么,你也可以辍学去创业,因为你即使创业失败了,也饿不死,这种编程经验足以让你舒舒服服地养活你自己。

    很多时候,真相总是那些没有被说出来的部分,这就很尴尬了,这也是我之所以要总结这本书的原因。

    本书之中有一句话,说的太过于经典,在这里我原封不动地摘录:“成功是天赋加上后天努力。但问题是,心理学家对天赋研究越深入,就越发现,天赋的作用其实很小,而后天努力的作用其实很大。”

    这句话我们应该牢牢记在心里,并且时时刻刻拿出来把玩,因为这句话虽然很有局限性,但是至少是部分事物的本质。

    第一组案例:三组不同成就的小提琴演奏者。

    一开始他们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是到了20岁,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在练琴上已经投入了10 000个小时了。作为对照,第2组学生(职业演奏家)到20岁练琴时长累计为8 000小时,第三组,也就是“未来的音乐教师们”的练琴时间累计只有4 000小时多一点。

    第二组案例:业余组与职业组。

    业余组中的人在儿童时期每周练琴时间从未超过3小时,到了20岁,练琴时间累计只有2 000小时;而职业组的练习时间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到了20岁,那些未来的演奏大师们的练琴时间已经超过10 000小时。

    埃里克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结论是:第一,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第二,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研究结果表明,一旦一个演奏者进入顶级音乐学校,唯一能使他出人头地的方法就是:刻苦练习;成功的要素在这个阶段变得简单明了。还有一点是,那些顶级演奏家们,他们练琴不只是比其他人更加努力,而是比其他人努力十倍,甚至百倍。

    最后的结论: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要一遍又一遍艰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事实上,研究者们就练习时长给出了一个神奇的临界量:10 000小时。

    这里是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利瓦廷的话:“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位世界级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中的训练时长少于这个数字。人的大脑好像必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消化理解,才能达到极其精通的水平。”

    (1)正例

    这里马尔科姆举了莫扎特的例子,他引用了心理学家迈克尔·豪在他的著作《解读天才》(Genius Explained)的话:“莫扎特在真正成为职业作曲家之前,他早期的作品并不出色。他的那些作品很可能大多出自他父亲之手,只是后来得到不断修改罢了。沃尔夫冈童年时期的多数作品,如七首钢琴与管弦乐协奏曲,大部分是在其他作曲家帮助下完成的。完全出自莫扎特之手,并被奉为他的第一部经典作品的,是第九号钢琴协奏曲(No.9,K.271),然而这部作品是他在21岁时创作的。那时候莫扎特作曲已有10个年头了。”

    (所以判断究竟是天赋占决定性因素还是努力占决定性因素很简单,在捷克和加拿大国家队“年龄分组日”现象背后就隐藏着事情的真相,如果是天赋在个人成功中占决定性作用,那么不论他们生于一年中的哪一天,肯定有为数不少的运动天才凭着自己的天赋最终也可以进入顶级队伍,但是很遗憾,花名册上没有一个队员生于9月1日以后,所以,相比于努力而言,天赋微不足道

    也是幸好天赋微不足道,这给了我们每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时代的幸运

    马尔科姆列举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富有的75人的名单,其中有14个最富有的美国人都出生在19世纪中期的9年间,那么从中能够看出什么呢?

    他给的解释就是,从1860年到1880年,美国经济正步入其历史上的转型期。此时铁路事业方兴未艾,华尔街金融业崭露头角,工业大生产的序曲正在奏响。旧时代的经济信条被打破,新时代的规则正在形成。

    他认为,经济转型时代到来的时候,你的年龄与你能否成功关系重大。

    虽然感觉有点扯,但是很遗憾,这就是事实。

    他认为,如果你出生在19世纪40年代晚期你就错过机遇了。你太年轻,以致无法把握住时代的大好机遇;而如果你出生在19世纪20年代,你的年龄就太大了,你的思想还是处在内战之前的模式。而恰恰是那短短9年间出生的人,才有幸洞察未来的潜力何在。

    这个论述并不是结束,他只是想要用时代的幸运加以分析那些获得财富之人的成功原因。

    他认为,1975年1月是个人电脑时代的起点。那么那个年龄段的人能够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呢?

    他给出的最理想的年龄应该是20岁到21岁,这些人必定要年龄足够大,以至于能够赶上电脑革命,但又不至于太老,老到错过时机,因为那些能够赶上这波风潮的优秀的人才可能一毕业就去了大公司,一旦进入一个比较安稳的环境,个人就很难将自己的视角切换,简而言之,那就是很难看到时代机遇。

    所以那些符合时代特征的人的出生年份就是1954年至1955年。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

    保罗·艾伦:1953年1月21日

    史蒂夫·鲍尔默:1956年3月24日

    现在,一切都很明了了

    接下来的例子,是乔布斯。

    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2月24日

    其他的几位计算机大亨

    埃里克·施密特:1955年4月27日

    比尔·乔伊:1954年11月8日

    斯科特·麦克尼利:1954年11月13日

    维诺德·科斯拉:1955年1月28日

    安迪·贝托尔斯海姆:1955年9月30日

    这就是时代赋予的机会。

    所以,结论为何,那就是,个人成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个人天赋,个人努力,家庭背景,出生地点,时代机遇等等等等缺一不可,而且有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决定不了的。

    这真尴尬。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在某些特定的领域,个人努力压倒一切,它比天赋,时代,家庭,环境都更为重要,比如那个一万小时的世界级演奏家,一万小时的程序员。

    但是呢,在某些领域,个人努力其实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它虽然并不是微不足道,但是绝对不是决定性因素,最简单的,比如投资。

    (我还希望能够补充更多的实例)

    第3章 天才之忧

    在这一章里,我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人能够仅仅只靠自己的天赋成功,拥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仅是幼稚的,还是天真的,这样的人,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享受成功和胜利的喜悦。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刘易斯·特曼认为“除了道德之外,没有什么比人的智商对人生的影响更重要了。”但事实上,关于成功学,智商只是一个门槛而已。

    第一个例子,寻找超级特曼人,刘易斯·特曼寻找智商超高的特曼人的成功例子以证明智商在个人成功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上,从美国近年(自2007年起)25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大学本科所在学校名单中可以看出,只要智商过了某一个门槛线,人人都可以拿诺奖。

    第二个例子,兰根与奥本海默。由于缺乏社会沟通教育,在遇到类似的环境,二者的反应根本不同,结果也是不同,兰根即使智商超群,依旧碌碌无为,奥本海默则是功成名就。

    二者的区别只有一句话,那就是,“知道该向什么人说什么话,该在什么时候说,怎样说才能达到最好效果”。这就是实践智力,也是社会情境,这似乎也说明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学会团结绝大多数人的人才能胜出。

    而在书中,实践智力继承自家庭教育,此处用了劳动阶级和中产家庭做了类比,中产家的孩子活泼开朗,能够努力地将与成人的均势状态转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他们的教育风格称为“协同培养”(concerted cultivation)。这种模式倾向于“发掘孩子的天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

    低收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策略为“自然成长”(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这些家长只把抚养子女成人看作自己的责任,而把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看作孩子自己的事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异类(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pz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