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想那只大象》

《别想那只大象》

作者: 渺尘03 | 来源:发表于2020-11-12 05:13 被阅读0次

    分享一本《别想那只大象》,作者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的开山鼻祖,除此之外,他还是美国总统候选人的语言教练。

    乔治·莱考夫用“别想那只大象”的例子说明,在语言大战中战胜对手的方法很简单:千万不要用对方已经不断重复强调的关键词。他告诉我们,“隐喻”和“框架”是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你可以运用这两种武器在30秒之内了解对方言语的核心含义,并迅速做出反应。

    一、框架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沟通中的框架是什么?是人们理解外界的方式。比如,我们认可一件事,需要用概念去定义它,用事实和资料去论证它,用边界去约束它。渔夫更关心哪里有渔汛,不太关心沙漠里的植物;公司更关心局部的营收和kpi,不太关心远在大洋彼岸的市场调整;一个职场人更关心自己的职位和收入变动,不太关心异国他乡的人民挣多少钱。

    但很多时候,概念是非常不好理解的。这时候怎么办呢?人们发明了隐喻。它就是理解框架的核心。比如,税收这个词是非常专业的。怎么理解它呢?你可以对比俱乐部。假设国家是一个大的俱乐部,那么税收就是你交的会员费。马路不是你修的,但你开车就一定要用到它;绿地不是你修的,但总得有人来清理它;路灯不是你修的,但你下班回家想要有路灯照明,就需要有人维护路灯。所以,交税就是给你的会员资格充值。

    语言表现能力很好的人,都是隐喻的高手。

    二、如何建立框架

    因为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很多现成的框架。它们相互矛盾,又彼此共存。比如,你可能上班时是个严厉的上司,这时你调动的就是严父框架。而你在家里是个慈祥的母亲,这时你调动的就是慈母框架。因此,你想改变别人对一件事的态度,关键就在于,你要在他的心里,唤醒一个新的框架。框架变了,态度自然就变。把你的框架,浓缩在一个词汇,或者一个句子当中。

    比如,你想形容一个人特别有毅力。第一种说法是,坚持做一件事,即使短期看不到回报,也要继续下去。第二种说法是,用一个人的长期主义,去对冲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两句话字面意思好像差不多。但是,第一种说法,听起来好像就是哪里差点意思。

    这就是因为,这两句话,背后隐含的框架不同。第一种说法背后的框架非常宽泛。唱歌、学习、锻炼身体,都可以这么说。它针对的场景不是很明确。但是,用一个人的长期主义,对冲整个世界的不确定性。背后是隐隐透露着几分精英气质。

    当年911发生之后,美国人曾经想过几个不同的词来描述这场袭击。一开始用的词是,犯罪。后来发现,一旦这么描述,就等于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犯罪的框架。后来,他们又想用战争来描述这场袭击。发现也不行。因为既然是战争,你就得知道具体的敌人是谁,战场在哪,得按照打仗的流程来。直到最后,才把这场袭击定性成恐怖袭击。

    在找到这个词之后,你要借助一切舆论手段,去强化这个词。比如投广告、出书、做演讲,等等。

    要改变一个人的看法,不是创造一个他以前从来不知道的新概念。而是,说出一个他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共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想那只大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ru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