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目】《别想那只大象 》
【课程领拆】懿琳
【上课时间】2018年3月8日
R-重述重要内容
一、框架与认知无意识
- 框架——认知科学领域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框架。
- 认知无意识(cognitive unconcious)——我们的大脑里存在无意识的访问,只能根据结果、用推理的方式、以常识来认知的结构。
- 语言也是重要的认知框架途径。
二、当你不接受对方的框架或观点时,通常的做法有:
- 讲出事实
- 根据对方的观点进行辩论
正确的做法是: - 跳出别人的框架
- 建立自己的框架
具体步骤:
- 找出对方隐藏的框架或比喻
- 如果认为对方的框架不对,那你认为正确的框架或比喻应该是什么,自己总结出来。
- 不断重复自己的框架,强化观点,以防无意识地顺着别的人框架讲。
**方法——破唱片法 - 说出自己的观点
- 同意对方说的事实或者同意对方有发表建议的权利
- 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
I-理解
19世纪时,物理学家兼生理学家赫尔姆霍兹 (1866-1911)基于“知觉依赖于先验知识”,提出了“无意识推理理论”。无意识推理理论认为,我们的某些知识源于我们对环境做出的无意识假设。当我们对信息没有明确的诠释,我们就会将这些信息感知为与我们以往感知过的刺激模式最接近的客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而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框架。人们通知在自己的认知框架内理解事物。
当事物/信息有多种理解方式时,或者主体之前已经花费了大量能量进行理解,导致之后不愿意花费能量重新建立新理解时,人们也会倾向于马上按自己原有的认知框架来理解事物。
所以,基于先验知识:
人的知觉,会受所带入的情境所影响,进而影响决策。
人们普遍喜欢不断验证自己的偏见,无法接受新观点。
先验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未知事物,节约能量。但是,我们也可能受限于它,被别人的框架所引导,或是固守观点,无法接受新事物新观点。
但是它也有正向用法,当我们想要说服别人时,可以建立符合对方认知框架的模式,做适当的引导,再说服对方。当我们不想被别人说服的时候,我们最好基于事实和自己的框架说出观点,避免以别人既有的观点作为基础。另外,重复——绝对是强化自己框架和观点的好方法。
联系实际及应用
【作 业】
1、识别“技术推动运营”这句话背后的隐藏框架
![](https://img.haomeiwen.com/i6778209/1dde700567fdd089.png)
运营管理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管理工作。运营的目的是为了业绩服务的。
技术推动运营的隐藏的框架可能是:
在没有新技术的情况下,人们在传统方法方式中寻求运营业绩的突破,但是可能遇到了瓶颈。在探寻新技术导入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找到业绩增长的新方法。
所以,鼓励人们多思考新技术与自己业务领域的结合与运用。
2、回忆一次你被别人说服的时刻,用破唱片重新设计这个时刻的对话。
附破唱片法步骤:
- 说出自己的观点
2.同意对方说的事实或者同意对方有发表建议的权利
3.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
最近暂时没有被人说服的事件,就借用鲁豫被人编造的一个笑话来分析吧。
- 笑话
鲁豫采访精神病院院长,问:“怎样确定病人是否治愈?”
院长:“其实很简单,把浴缸注满水,旁边放一把汤匙和一个小脸盆,看他怎么把浴缸淘空。”
鲁豫惊奇:“这也太简单了!我都不用想就知道该用小脸盆。”
院长语塞5秒,答:“正常人和已治愈的人会把浴缸里的塞子拔掉。” - 破唱片法
- 院长问题背后的框架是:浴缸放水的方法有哪些?但是他给了情景限定性的此导,只有二个选项,一把汤匙和一个小脸盆。人们很容易会从既定选项中选择,忽略了最佳的潜在第三选项——拔塞子。所以需要提出观点:浴缸放水的方法有三种——拔塞子、用脸盆、用汤匙。
- 同意院长说的方法,这是一个测试病人是否正常的好方法。
- 重复自己的观点:一共有三种方法,拔塞子>用脸盆>用汤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