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者: 巧说诗语 | 来源:发表于2023-02-09 20:51 被阅读0次

    每到过年过节或是遇到喜事,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糖。说来奇怪,糖这个东西几乎无人不爱,可是用科学原理来解释一下,就一点都不怪了,因为它能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则有助于传递兴奋信息,振奋心情,可以使我们快乐起来。不过,这种“甜蜜”一旦摄入过量,也会让我们付出代价,轻则导致龋齿,重则还会引起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导致糖尿病等疾病,因此糖也被冠以了“合法Du品”的称号。

    那么,这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糖”,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首先要解释一下,我们这里所说的“糖”是指广义的糖,而不是指现在的白糖或者水果糖。

    其实,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我国就以麦为饴,也就是说那时就有了麦芽糖。因此麦芽糖应该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糖”了。

    西周时,人们将少量发芽的粮食与煮熟的米、麦混合,进行发酵,再滤出含有糖分的液体,再把水分熬干,就得到了麦芽糖。

    麦芽糖又叫饴糖、饧、胶饴、饧糖、软糖,味道清甜可口。不过“饴”与“饧”略有不同,熬出来较软的叫“饴”,呈干硬状的则称“饧”。

    由于饴糖也是一味传统中药,性味甘、温,归脾、胃、肺经,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等功效。所以它最早被记录在《名医别录》里也就不奇怪了。《本草纲目》和《千金方》里,都有饴糖入药的记载。北魏的《齐民要术》则对饴糖的制作方法、步骤、要点等都有详尽的描述和记录。

    西周的《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绵》也曾提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这也印证了早期我国以谷物造糖取甜的特有方式。

    不过,别看饴糖出现的时间这么早,可是它在古代却是奢侈品,因为制作它特别耗费粮食和人力。据传晋代王恺竟然用麦芽糖和饭擦锅来炫富,可见,即使到了晋代,普通老百姓也吃不起麦芽糖,它依然是有钱人才能享用的美食。

    再有,最初的“糖”都是从有甜味的食物中提炼出来的,比如天然的蜂蜜和甘蔗。

    大约公元前5世纪的吴越时期,君主们就互相以蜂蜜作为馈赠了,因为它很稀有,所以是很珍贵并特别的礼物。到了三国时期,已经出现了今天我们熟悉的“蜜饯”。用蜜来浸渍食物也是我国的独特发明,除了取其甜美的味道之外,也充分利用了蜂蜜的天然防腐剂的功效。

    由于蜂蜜是纯天然物质,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人类利用它的时间很可能早于麦芽糖。之前有媒体报道称在埃及法老陵墓中曾经出土过蜂蜜,甚至说还可以食用。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说,并没有真凭实据,也缺少相关记载,如今已经难以考证。

    关于甘蔗,倒是有一些历史记载。屈原的《楚辞·招魂》中就有:“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甘蔗汁”的记载,也就是说我国甘蔗的历史也很悠久,那时的人们就已经懂得从甘蔗上获取甜味剂。

    到了汉代,人们通过日晒或者熬煮的办法,把甘蔗汁做成糖浆,也叫糖饴。后来,人们将这种糖饴再进一步加工,使其冷却、固化,便可以得到糖块,古人称之为“石蜜”。

    东汉《续汉书》记载了“天竺国出石蜜”,然而,这里的石蜜和上面的就不太一样了,而是指砂糖,可见印度的制糖技术在当时就十分发达。

    不过,据季羡林先生考证,大概唐代初年,砂糖的制作方法才从印度传入我国。据说制糖技术的传入跟一个叫王玄策的人有关系,过程很是曲折。不过,从此之后,制糖技术在我国开始经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要知道,这里的糖与之前的“糖”是有本质不同的。它是用草木灰或者石灰,中和、沉淀甘蔗汁中的杂质,使得甘蔗汁的杂质沉淀而产生的“糖”,也就是产生了一种结晶糖。它的优点是不易受潮,容易储存,方便运输,这也直接促进了我国糖业的繁荣。

    另据《唐书》记:“蕃胡出石蜜,中国贵之。上遣使往摩伽他国取其法。今扬州煎诸蔗之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逾于西域所出”。也就是说我国利用“竹甑法”制作出的砂糖质量远比印度的要好,驰名中外。

    至少在唐朝时,糖仍然还是奢侈品,它的药用功能远大于食用功能。

    直到北宋初年,糖霜才在四川一带出现,但还没有开始普及。直到南宋时期,出现了一本叫《糖霜谱》的书,糖霜的制作方法才得以广泛传播。关于糖霜的诗词有很多,比如宋代赵长卿在《鹧鸪天·弱质纤姿俪素妆》中写到:“简酿酒,枕为囊,更馀风味胜糖霜”,以赞美糖霜的美味。大文豪苏东坡更是在《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中盛赞霜糖:“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元代朱德润也有诗句:“霜糖炊粳荐膏膋,海错饤盘传蔗浆”,要知道这可是他与太守和御史同席才能享用的美味。

    《马可·波罗游记》里记录了将砂糖变成白糖的方法,即采用印度制糖师傅们研究出来的熬制法,这个方法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国或是其他国家及地区,都是使用这个方法来将砂糖熬成白糖。

    但是真正让砂糖完完全全褪去带颜色的外衣,变成白糖,还是依靠中华民族世代智慧的延续,通过不懈的研制、努力,人们终于在明代时发明了黄泥水淋脱色分蜜法,才将砂糖“变成”了白糖 ,中国的糖业也开始走向近现代。

    到了明朝时期,白糖成为当时最大的外销产品。

    值得对比的是,就在我们亚洲人很早就开始品尝糖各种甘甜之时,欧洲人只能从蜂蜜中得到“sweet ”的类似体验。

    到了11世纪,东征的十字军骑士才在叙利亚首次尝到糖的甜味。之后,糖作为来自东方的珍稀之物,只有欧洲王室成员、贵族和尚级神职人员才能享受到。

    直至19世纪,这种情况才得到根本改变;糖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后来欧洲人又在茶中加糖,在咖啡中加糖,使糖和茶、咖啡一道,成为平民百姓的"重要慰藉物"。

    而糖在我国,除了有以上的历史演变与传承之外,在我国传统艺人手中,糖更是有了千奇百怪的玩法和做法。有熬糖做糖画的,有用糖吹糖人的,有直接将糖捏成糖人的,但是简简单单的麦芽糖,就被心灵手巧的中国人做出花样百出的糖类食物,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流传了下来。还有各种以糖为调味品的美食佳肴更是举不胜举。糖演变也是中华名族智慧的一个缩影和体现,“糖”也被赋予很多文化内涵和寓意。

    糖在中国文化中,从来都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美食,它在婚礼中被极为重视,更是一种感官愉悦的享受,它也跟人们的审美体验发生了联系,甚至与经济发展、权利地位以及人们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人们希望通过品尝甜食,得到甜美味觉的享受,进而体味到甜美的人生,这便是糖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及意义。

    而我们小时候之所以贪恋糖,不仅因为当时的零食很少,糖是廉价又美味的选择,更是喜欢它带来的甜蜜感受与幸福之感。而这种愉快的滋味,更是裹杂着千年的厚重,每一次都和着甜味,绽开在舌尖上。

    而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因为过度食用而产生的,毕竟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吃太多,所以当我们面对难以抗拒的糖果时,为了能更长久地享用它们,还是要克制自己,适量而止,更应该将这份来之不易的“千年甜蜜”留在心中,慢慢体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yh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