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窗边的小豆豆》读者感慨: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真是先进,多么了不起的教育模式啊!而当我读完郑重合上《窗边的小豆豆》这样一本书时,竟然觉得这些感慨中反复出现的“教育”二字有些扎眼。
人们爱把“教育”二字挂在嘴边。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声音声嘶力竭地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一群群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聚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各式各样的教育理念,各大高校争相推出教育模式创新,中国教育体制成了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教育是万能答案。
如果用市面上泛滥成灾的“教育”二字作为本书的核心词,大概有失偏颇。
人们总是热衷把“教育”这两个字单独拿出来强调。而书中的校长先生,小豆豆的妈妈,我想他们在对孩子们做所谓的“教育工作”时,大概既不会在心里默默地想:我是在教育孩子呢,也不是把这当做每天的必备功课,更不会把这视为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活动。
与其硬邦邦地说他们在教育孩子,不如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爱、尊重、理解已经融为一体,难解难分了。我能想象出他们看孩子们的眼神中流露的是爱,他们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像同大人谈话一样与孩子交流。
他们并不是口中常挂教育宣言,只不过是与孩子站在统一战线。
教育不是喊出来的。常常有家长抱怨:“我都已经为孩子付出那么多了,天天在家里陪他学习,怎么成绩就是提不高?”在这些家长眼中,孩子就是自己创造的附属物,是他们“付出一定能得到回报”的认知体系中的一环,是实践自己教育理念的试验品,甚至是自己第二人生的延续,而没有把孩子看做一个自由而独立的生命体,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灵魂。
小豆豆每次对妈妈宣布自己要做宣传艺人、车站卖票的人、芭蕾舞演员,妈妈总是“一点不吃惊”地聆听着,不是严厉地批评打击小豆豆这些漂浮在空中的念头,也不是谆谆教导她“正确”的人生理想,她没有执拗地把小豆豆的人生轨迹硬掰到自己理想的轨道,她是怎么做的呢?
妈妈从来不对小豆豆说“应该去干什么”,小豆豆如果说“我想干什么”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好啊”,然后并不多问,但是她会把孩子们做不了的手续上的事情,帮助孩子做好。
教育不是喊出来的,是真真切切地与孩子面对面坐下来聆听孩子的想法,如果连这都做不到,何谈对孩子的“付出”?
也有家长皱眉道:“我家孩子这么内向,以后走上社会上怎么办呐?”这些家长的着眼点是从世俗的角度去挑剔、考量自己的孩子,不仅粗暴地给孩子冠上“内向”的标签,而且随大流地认为活泼开朗或是善于表达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在人际方面比孤僻的孩子表现更优秀,而社交能力越高意味着在社会上吃得更开、发展更好。
他们从不曾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或许他在无人的角落表现得却是如你所想的“外向”,或许他将未能出口的表达欲望诉诸笔端,或许他的内心世界精彩万分。一切一切,只是你未曾耐下心来去发现,去探索,去将心比心地感受。或许家长即使有所察觉,也不屑一顾,这就是没法做到理解和尊重。
更何况家长明明可以在深入发掘孩子内向特点的基础上发现由此生发的亮点(其他兴趣点)并顺势引导、鼓励,《核舟记》中有言:“象势因形”,说的是就着核桃本来的纹路和形状雕刻。小林宗作不也是顺着每个孩子不同的特性因材施教、加以鼓励么,竟然有这样一个班,孩子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而这真是老师们观察孩子兴趣点和潜在发展方向的最佳时机呀。
因材施教的第一步是倾听,校长先生和小豆豆第一次见面就听了她整整四个小时的话,也正是在聆听的过程中校长逐渐掌握小豆豆的个性特征,如果所有家长都能挤出这四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们的发展又该有怎样的不同。妈妈也是在聆听中发现小豆豆的爱好,并且默默的尽自己所能为她提供合适的资源帮助她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英文里有个词叫shape,翻译过来大概是塑造、塑形,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在平等状态下适当引导和帮助,是在高速飞转的未成形的泥塑外围轻轻地捏、搓、握、修。
中文里也有“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做模范导向,教育渗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件小事,教育和被教成为一种习惯,与生活融为一体。是饭桌上“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散步时路边油菜花背后的生物学知识,是对待有缺陷的学生时折射出对待弱势群体特殊的关爱。
教育是动词,不是印成铅字的名词。教育真的不是嘴上说说。
编辑:查明菲
排版:查明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