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

作者: 053901014933 | 来源:发表于2023-10-08 21:27 被阅读0次

山在那里

文/左月

      1994年到1996年,老伴在喀喇沁旗锦山镇读教师进修校,毕业时曾与同学游马鞍山,并合影留念。

        “十一” 长假,本来有旅友约定去通辽旅游,因其要参加亲友婚礼而计划改变;老伴又想游承德,妹夫说,承德还是夏天去;最终,我们选定了马鞍山。一则,是老伴想旧地重游,二则,秋日的马鞍山应该别有风味。

        十月四日那天,是入秋以来气温最低的一天,好在是自驾游,我们都住在车里。

        登山前的预热活动,是欣赏锦山的迎宾花海。“迎宾花海”四个大字完全由紫色宿根无人菊组成,千万朵菊花迎着飒爽秋风泼辣绽放。若坐在飞机上俯视,那场景一定颇为壮观。老伴向当地一中年男子打听教师进修校,那人说,早就不存在了。连我听了都心中怅然若失。

        车到马鞍山牌楼下,“马鞍山”三个红色行书大字在蓝天下格外醒目,远远望去,那久负盛名的青山,确实形如一座巨大的马鞍,一峰稍高,一峰稍矮,中间凹下去,浑然天成。

        咱们是这么想的,别人也是这么想的,大家伙儿想到一块去了,自驾游的汽车就不容易找车位了。9点多点到达,10点多,儿子才好不容易停好车。马鞍山里的盘山公路,弯多路窄,只有一来一往两车道。真个是山从人面起,云傍车头生。

        儿子走进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正门的时候,我们已经买好票了。我年满60岁,凭有效证件,享受半价待遇一一10元,孙儿未成年,10元,老伴、儿子、儿媳均20元。

        白居易说:“胜地本来无定主,大都山属爱山人”。那是他们那会儿,现在,山是有属地的,有主人的,更重要的,为了方便游客,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很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著名书法家苏涛先生创作并用草体书写的《马鞍山赋》隽刻在公园迎门的巨石上,阴文填青,龙飞凤舞,颇见功力,不负此山,内容与文字留待他日欣赏。

        秋风中,黄叶蔌蔌落下,登山的路径有多条,我左转抬头,只见半空中横木上写着“牛郎峰”三字,就是它了!

        老伴、儿子儿媳孙儿均不能登得太高,老伴也劝我不要登。洒家想,那么多70多岁老头儿都登山如履平地,我刚60岁的人,有何惧哉!何况,登牛郎峰,脚下有木板铺成的台阶,不像砬子沟,上山的路全是自己从乱石、杂草、灌木丛中摸索出来。

        手里提着一塑料袋黄桃(为了这次旅游,老伴准备了饭菜,电饭煲里的豆角干饭下午1点吃还是热乎的);儿子儿媳准备了水果)负重而上。走了一段,有下来的游客说,到玻璃观景台,全程有2000米。你现在多说登了三分之一。心中惶恐,潜滋退意。却仍不甘心,不到顶峰,不是我性格!

        再往上走,见一名妇女,坐在台阶上喘息,嘴里嘟囔:“这才是吃饱了撑的!”这位大概是后悔了,不该跑这么远来受罪。

        洒家这次登山的感受是:登顶不是唯一目的,更享受的是过程。登山时,有游客眼睛盯着松鼠,有的看山景,做各种姿势拍照。山谷中的树五彩斑斓一一美洲落叶松仍满目葱绿,粗齿枫、蒙古栋、纸桦或金黄或赭红,与松柏交相辉映。我每登上一段,必取俯、仰、平视不同角度欣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真是移步换景,人在画中,画在心中。

        尽管汗透衣背,走走喘喘,我始终没有停下来。终于攀上一座峰头,那时距观景台还有一段距离,接到老伴电话,传来的是孙儿的声音。此时我又累又饿,体力不支,见好就收,转身下山。

        听当地人说,从山的东侧能开车上山,我们一家又改变登山方向。车开到离顶峰不远的地方停下,还是我一个人朝顶峰前进,先经过玻璃观景台,沿山脊石径往上走,最后看到的顶峰,是一簇青黑色巨石,手脚并用爬上去,站在顶峰上俯视群峰,千山万壑尽收眼底。确有“不畏浮云遮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迈。但转念一想,却并没有“山高我为峰”浅薄。是山峰托举了我,不是我把山峰踩在了脚下。于是配图发朋友圈:“感谢您的承载!”

        正要下山,忽听有人打招呼:“能给您照个相吗?”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位长发女孩,“用您的手机给您照。”面对这样的热心人,我自无不允之理。把手机递过去。那姑娘连拍几张,看了看,说“咋这么黑?是逆光的原因吧?”我要移动位置,“您别动!”她怕我摔着,自己向西移动落脚点,终于拍出让自己满意的照片。

        这时,又一小伙子登上来,问我刚才是否在写诗?我说,只写了一句话,诗要回去再琢磨;咱们爱到处留名一一XⅩ到此一游,其实人跟大自然比,太渺小了,人类足迹没到达之前,山已经在那里了。他们表示赞同。那女孩问我多大年纪了,我说,60岁,刚退休。那男孩说,真是老当益壮!下山时,他们还说祝我退休生活愉快。这萍水相逢的机缘,使这次登山,平添乐趣。

        “身外名徒尔,人间事偶然。”白居易这两句诗正好可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境。

        有意的造访,无心的相遇。马鞍山之旅,收获多多。

相关文章

  • 山在那里

    自小有个奇葩喜好,喜欢登高望远。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每次高处看四野无涯天高地阔,都能感受到心境波澜微起,洋溢...

  • 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 1, 从某种意义讲 我已离开那座山, 就在所有人都向他祈祷时, 我挥一挥手,留下一片春天的落叶。 如今,...

  • 山,在那里!

    周末,户外这帮驴友们又要折腾了——爬山去。本着人生静养的我没打算掺合进去,对于他们这些活动我一向予以精神支持,先生...

  • 山在那里

    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尝试着面对自己,或许是因为目标在那里,所以一直在前往。 再一次听得到上贾行家老师的日更文章,我...

  • 因为山在那里

    没有移动的沙丘, 只有万年的屹立。 有着青葱的绿树, 也有着白雪覆顶。 因为山在那里, 禁得起等待。 保存着所有历...

  • 因为山在那里

    为什么要坚持每天写点东西,其实并不是我觉得我多么有道理可讲,恰恰相反,随着各种道理满天飞,我是一个越来越越厌恶道理...

  • 诗||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 /黎峰 一生要习惯一个地方,郑重地 磕三个响头,认作故乡。相当于 又出生了一次。在那些山梁沟壑 放牧...

  • 山就在那里

    现在开始 连续七年 每年攀登 一座雪山 只因为山在那里 只因我心怀敬畏

  • 山就在那里

    文/半个错别字 1923年,马洛里在纽约做巡回演讲的时候,一名记者问他,你为什么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 他说,因为,...

  • 山就在那里

    3月11日 徐霞客的故事 > 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在登上珠穆朗玛峰后,经常被记者问一个问题: > 你为什么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在那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gb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