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书评

作者: 西夏的瓜 | 来源:发表于2017-02-17 19:18 被阅读0次

花了很短的时间看完了全书,因为之前也看过东野的白夜行嫌疑人等,所以我是知道书中到最后必定会有推理的惊喜给读者,不能说是惊喜,应该是剧情的跌宕起伏,因为比起这种杀人事件来说,真的不是一件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看完全书,仅仅是以 恶意 两个字来概括这两三百页的文字,我觉得太简单,而且不够有说服力。而且剧情反转,到最后作为一个读者来说,我觉得作者有点烂尾的嫌弃,说到后面我都看累了,这个故事实在真的有点长啊...有一种终于讲完了的赶脚,说这样的话真的怕被打(手动再见..)

摘抄:青少年时期,你之所以讨厌日高,理由之一恐怕是你母亲不自觉流露的那份轻蔑,我想这有必要澄清一下。

在你心里的一个人,你比他/她自己还了解他/她,会不会有这样一个人,他的性格人品都很好,做人都很好,对你也很好,方方面面说明他是一个正常的人,就像小说里面的日高邦彦,但是你却就是对这个人喜欢不起来,从来都是看着就是不爽,他越好,你越不爽,怎么写着写着有种嫉妒的发疯的嫌疑???嫉妒在前,然后产生的恶意??不是很流行 羡慕嫉妒恨吗?这个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故事...真是感觉来自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我们其实容易宽恕别人的错误,却很难原谅别人的正确,其实大概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恶意吧。

但是作者花这么多功夫去剖析恶意这个心理,想必并不是只想撕开心灵的伤口吧,就像主人公野野口老师,校园暴力事件是他不想再提及的伤痛,而近期想写出这本《禁猎地》的日高邦彦翻出的校园暴力时间的老照片触及了野的伤口,成了整个案件的导火索。而滕尾一再想帮《禁猎地》的主人公,也就是她的哥哥讨一个名誉的说法,而日高却一直为野野口保守了秘密。但野的心理并不这么想,为什么好人都给日高做了,这种来路不清的恶意,虽然日高一直是正面形象,但正是这种越正面,越让野野口觉得火大,越想诋毁他的人格,写的我也好累(笑哭笑哭...)  其实,真的是在一个的选择上面,如果你选择做一个好人的话,如果你坚持内心的原则的话,真的都是在一念之间。看山是山,中间很多年过去了...看山还是山。

写在最后,如果送一整套的东野给别人,相比一下子看这么多东野的作品,我觉得这个人心理肯定不好受,因为每本都是对 心灵很深层次的剖析,看完剧情倒倒是跌宕起伏,但是阐述的思想真的就看你自己体会了(尴尬尴尬...)

相关文章

  • 《恶意》书评

    “你心里藏着对他的恶意,这恶意深不见底,深得连你自己都无法解释。” 谁能想到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人会对自己谋起恶意,谁...

  • 《恶意》书评

    人格毁灭――最大的恶意 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所散发的负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在这世上...

  • 《恶意》书评

    《恶意》书评 《恶意》是东野圭吾四大杰作之一,美国的《出版家周刊》曾写过“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又一...

  • 书评《恶意》

    因为一直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铁粉,看过他很多的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等等,每每看到别的作品,都会打开来...

  • 《恶意》书评

    这本书,读完以后,又是像读完白夜行一样,心里长久不能平静 贯穿全书的恶意,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

  • 《恶意》书评

    一直以为推理小说中,凶手杀人作案都会有一个杀人动机,而为了这个动机布下一个局,以达到自己心狠手辣的目的。 一直以为...

  • 书评「 恶意 」

    人杀人的原因会有什么呢? 大多是因为某件事情所以对某个人的仇恨吧。那种刺刀下带着血腥的冲动或者冷静的恶意。 杀人的...

  • 《恶意》书评

    花了很短的时间看完了全书,因为之前也看过东野的白夜行嫌疑人等,所以我是知道书中到最后必定会有推理的惊喜给读者,不能...

  • 【书评】《恶意》

    没有由来的恶意,才是最大的恶意。没有什么动机,因为妒忌因为不甘,为所欲为,才是人类最大的恶。两人本无冤无仇,在得知...

  • 书评|恶意

    《恶意》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故事中无边的恶意深不见底,有如万丈深渊,让人不寒而栗。 《恶意》中野野口修是一个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恶意》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il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