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世说新语》政事 第三

《世说新语》政事 第三

作者: 倾杯行 | 来源:发表于2022-11-14 14:03 被阅读0次

读原文囫囵吞枣,译文注解还好些。记录部分分享阅读。


节选


山司徒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唯用陆亮,是诏所用,与公意异,争之,不从。亮亦寻为贿败。

司徒山涛前后所选拔的人,几乎遍及百官,举荐时没有遗漏人才,凡是他所品评的人,都如他所言。唯有任用陆亮,是皇帝下令启用的,与山涛的意见不一致,他为此与皇帝争辩,但皇帝没有听从。不久,陆亮果然因为接受贿赂而被免官。

【点评】山涛善于举荐人才,他任吏部尚书时,对于所选用的人才,都亲自写好评论,然后上奏,称为“山公启事”。这个典故后来用于比喻公开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比喻有人能够识才、选才。

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绍咨公出处,公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

嵇康被诛杀后,山涛举荐嵇康之子嵇绍担任秘书丞。嵇绍向山涛询问,自己究竟该出仕还是隐退,山涛说:“我为你考虑很久了。天地四季,尚且有盛衰消长的变化,何况是人呢!”

【点评】嵇康虽然坚持不肯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并因此而丧命,但他的儿子嵇绍却成为晋室忠臣。嵇绍在成都王司马颖之乱中,为保护晋惠帝司马衷而死,鲜血溅到了皇帝的衣袍上。这位后世著名的白痴皇帝,却能铭记嵇绍的忠诚,事平之后,不肯让侍从洗去嵇绍的血迹

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霑接,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 ”群胡同笑,四坐并欢。

丞相王导被授予扬州刺史一职时,数百名前去祝贺的宾客都受到了他的款待,人人面带喜悦。只有临海郡来的一位姓任的客人和几位胡人,还不大融洽。王导于是找机会经过任姓客人身边,说:“你出来以后,临海就没有人了。”任姓客人十分高兴。王导又来到胡人面前,弹指笑道:“兰阇,兰阇!”各位胡人一起笑了起来,四座的人都很高兴。

【点评】这则故事写王导能够察言观色,善于协调各方关系,使宾主各尽其欢。从中可以看出他开朗随和的性情,以及灵活的交际能力。

丞相末年①,略不复省事②,正封箓诺之③。自叹曰:“人言我愦愦④,后人当思此愦愦。”

王导晚年,完全不再处理政事,只是在封好的文书上画诺批示。他自己叹息道:“人家都说我糊涂,后人应该会怀念我的糊涂吧。”

【点评】王导其实并不是真的糊涂。他辅佐晋元帝司马睿在江东建立起东晋政权,又历经明帝、成帝两朝,位居宰辅,既需要争取江东士族的认可和支持,又必须调和南渡后的中原士族和江东士族的矛盾,所以为政不得不仁厚宽恕,使矛盾趋于缓和。这正是他用心良苦之处。他去世后,庾冰接替他,为政苛刻严峻,致使各方面矛盾激化,人们这才深切体会到王导的难得。

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令史受杖,正从朱衣上过。桓式年少,从外来,云:“向从阁下过,见令史受杖,上捎云根,下拂地足⑧。”意讥不着。桓公云:“我犹患其重。”

桓温做荆州刺史时,一心想施恩德于荆州地区,耻于使用严厉的刑罚来整治人民。令史犯错,接受杖责时,木杖只是从衣服上擦过。桓式当时年少,从外面回来,说:“刚才经过官署,看见令史接受杖责,木杖举起来时擦着云边,落下去时拂过地面。”意思是讥讽木杖根本没有打着人体。桓温说:“我还担心打重了呢。”

【点评】桓温虽然出身军旅,驰骋沙场,但也有仁厚、博爱、同情之心,在《世说新语》中留下不少记载。这则故事体现他一心想以德服人,对于必要的责罚也小心翼翼、患得患失,这固然有可笑、无谓的一面,甚至有沽名钓誉之嫌,但仍然不失其可爱单纯的个性。

简文为相①,事动经年②,然后得过。桓公甚患其迟③,常加劝勉。太宗曰④:“一日万机⑤,那得速⑥! ”

简文帝担任丞相时,处理事务,动不动就要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桓温很担忧他做事迟缓,常常劝他快点。简文帝说:“一天之内有那么多纷繁复杂的事务,怎么能快呢!”【点评】史书评价简文帝善于玄言,推崇清谈,留心典籍,但缺乏济世大略。从这则故事中也可以看出,作为当政者,他的办事效率不如桓温。同时,简文帝虽时任丞相,在名义上主理朝政,但实际上却由桓温掌握大权。桓温晚年虽有篡位的动机与阴谋,但他致力于实务,反对清谈,在《世说新语》的“轻诋”篇中记载他北征时眺望中原,谴责西晋宰相王衍等人清谈误国之事。

谢公时,兵厮逋亡,多近窜南塘下诸舫中。或欲求一时搜索,谢公不许,云:“若不容置此辈,何以为京都?”

谢安担任丞相时,士兵和仆役逃亡,大多就近隐藏在秦淮河南塘岸一带的船只中。有人想请求谢安同时对这些地方进行搜查,谢安不同意,说:“如果不能收容安置这些人,那又怎么能叫京都?”

【点评】永嘉之乱后,中原百姓多次流亡南下。谢安当政时期,正值淝水之战后,前秦苻坚战败,导致前秦灭亡,黄河流域再次陷入分裂,大批流民逃亡南下,多逃到南京、镇江、常州一带。谢安认为,京都之所以作为京都,正因为它是天子所居,城池广大,能容纳许许多多的人,所以也应当能接纳这些流民。这是谢安作为当政者的眼光与胸襟。同时,谢安也懂得凡事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当时的情形下,必须容纳一定量的流民,允许他们依附世家大族,也允许世家大族在适当范围内隐瞒户口,这样才能不激化各方矛盾,保证国家的安宁与稳定。

王东亭与张冠军善。王既作吴郡,人问小令曰:“东亭作郡,风政何似? ”答曰:“不知治化何如,唯与张祖希情好日隆耳。”

东亭侯王珣与冠军将军张玄之交情很好。王珣担任吴郡内史之后,有人问他的弟弟王珉:“东亭侯担任一郡长官,政绩怎么样?”王珉回答:“不知道他的政绩教化如何,只知道他与张玄之的交情一天天深厚起来。”

【点评】张玄之学识过人,在当时享有盛名,颇受推崇。在这则故事中,王珉没有直接点评他哥哥的政绩,而是通过叙说他与张玄之的深厚交情,间接地肯定了王珣,可谓应对巧妙。


生僻字

[niǎo]:方言用字,很多时候用作脏词。通孬。在普通话中意为戏弄、搅扰,或纠缠之意。在内蒙古以及晋北方言中,意为:神气、得意,或志得意满之意。粤语中意为:生气。

剔嬲:挑逗纠缠

謇[[jiǎn]:1.口吃;言辞不顺畅。 2.正直。

相关文章

  • 陪伴营|我读《世说新语》04——政事第三

    《世说新语》中第三篇叫《政事第三》,一共26个小故事,写了中央政府官吏的政事和地方官吏的政事,具体写官吏们处理政务...

  • 日复盘|2022年11月11日

    ①陪伴营——基础10篇文 陪伴营|我读《世说新语》04——政事第三[https://www.jianshu.com...

  • 《世说新语》《政事 第三》

    #海底两万里#【伙伴共读第189天】 今天读《世说新语》《政事 第三》 晋代士族阶层为了巩固自己的...

  • 世说新语 政事第三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

  • 《世说新语》政事 第三

    读原文囫囵吞枣,译文注解还好些。记录部分分享阅读。 节选 山司徒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

  •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10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

  •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11

    今天轮值,昨天还在想找什么话题呢?结果睡着了。早上吃完饭才猛然想起这项重大任务,夏班长的话题很切点,热搜第一,对于...

  • 世说新语05|政事

    Day05 政事,指政治事务。 士子们要兼济天下,从政为官是必由之道,所以,处理政务的能力是士大夫不可或缺的。为政...

  •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22、不敢夜行

    殷浩刚做杨州刺史的时候,丹阳尹刘惔到外地去,太阳刚要下山,便叫随从拿出被褥行李(要住下)。有人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

  • 迷茫的政事

    《世说新语·政事》篇共26则故事,居“德行”“言语”之后,排在这部书的第三位次,一路读下来,没有看到“为政以德,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说新语》政事 第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la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