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975003/5a8d7d2e0542806d.jpeg)
父亲和侄子天天翻修老家的房子,已经进行了一周多,现在进入到了后面的阶段。
侄女小梦房间的空调,有点旧了,要换。
父亲说他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开饭店,生意不好,有个空调只用了三月,八百元卖。父亲要买下来,给孙女安装上。
空调拉过来了,钱也给过了。可是不能用,排风口都关不严了,看着用了三年也不止。
小梦不要,非让爷爷给人家送回去,可父亲偏不,非要留下来,说把自己房间用了四年的空调给小梦,把这个刚买的旧空调装自己房间里。
又说这台旧空调是大牌的,跟人家关系不错,咋能再还回去,意思是不管怎样都要把空调留下来。
小梦说反正她不要旧的,她就是要装一台新的,随爷爷怎样,她就是装新的。
没办法,我给侄子天天打电话,让他拉着空调给人家送去,别让爷爷出面管这事了,就实话实说姐姐嫌破,非要装新的。
父亲有个毛病,什么都是别人的好,无论是东西,还是孩子,家人都非常的不能理解,也弄不明白他为何要这样。
孩子给他买的新衣服不穿,嫌东嫌西,别人施给他旧衣服他天天穿着,金贵得要命,实际上既难看又破旧。
搜了一下!
“什么都是别人的好”这种心理,通常被称为“羡慕心理”或“比较心理”,它反映了人们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时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可能源于多种因素:
社会比较:人类天生就有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的倾向,以评估自己的价值、能力和地位。当看到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或处于更好的状态时,就容易产生羡慕之情。
不满足现状: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工作、关系等方面感到不满足,认为别人的情况更加理想,从而产生“别人的总是好的”的想法。
自我认知偏差:有时,人们可能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低估的倾向,而高估了他人的能力和价值,导致产生不必要的羡慕心理。
社交媒体的影响:现代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精心策划和筛选过的生活片段,这些往往只展示了人们生活中的高光时刻,而忽略了背后的努力和困难。这种不真实的展示方式容易让人产生“别人的生活都比我好”的错觉。
心理防御机制:有时,羡慕心理也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来转移对自己问题的关注,避免面对自己的不足和挑战。
要克服这种心理,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增强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设定实际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减少不必要的比较: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特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培养感恩心态:关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并对此表示感激。
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什么都是别人的好”这种心理是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和努力来克服的。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父亲今年七十六岁了,我看改不改意义也不大了!只要他高兴,爱谁的好谁的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