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青少年实操班,方瑜老师给我讲了一个她学员的案例。
初二的男孩儿断断续续请假不去学校,在家里边的状态一直不太好。但孩子还是有一颗向好向上的心。有一次这孩子在跟方瑜老师的沟通过程中呢就比较详细地说了接下来自己要干啥干啥,非常具体丰富,说得好像发生在眼前一样。(很多孩子出现退行行为,是定的目标可大,但是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去实现,遇挫了。)
孩子没有去实施自己的规划,他觉得自己没有做到,有种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觉。方瑜老师再跟孩子联系的时候,说不了两分钟,孩子就以手机没电了,或者说信号不好呀,说一会儿再跟老师回过去,然后就没有下文了。这样持续了两三周,在这个期间方瑜老师也一直跟孩子的父母都保持着联系。妈妈这边没学习过,就不太好沟通,爸爸是咱的学员,就容易同频共振。
方瑜老师跟爸爸沟通得知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比如喜欢玩什么,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颜色。方瑜老师就问爸爸要了地址,选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时候,比如说1314,521呀,稍微有一点意义的日子给孩子挑选了礼物寄过去。如果这个日子没有意义,我们也可以赋予它一个意义。比如院长讲的假装过生日,寄礼物是重启和孩子沟通的一个新的交流媒介。
方瑜老师还手写了一封信:“咱俩连着几次都不能很好的去沟通,方瑜老师可想你们了,我有一件急事要请教你,孩子你虽然才初二但认知还是非常高的,你的话总是带给我很多的启发,现在老师遇到了个问题想听听你的想法。可是最近因为咱这个手机的原因,不能很畅快地来聊天,老师都快等不及了……”——做了一个请教孩子的铺垫,同时给孩子一个因为没做到而导致不好意思的台阶下。
这样说也是让孩子安心,孩子可能会担心某一天你识破了,他不知道如何在老师面前维护他的好形象。孩子想在人生导师面前维护一个好形象,这也是人之常情。他说没电没信号,咱不会去追问。永远像傻子一样相信孩子,不扯掉孩子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这一通操作之后,又跟孩子保持了电话的通畅。
方瑜老师表达了对他的需要,再打他电话他一下子就接了,也打开了话匣子。之前打不通的事云淡风轻地不再提,他做的规划不实施也很正溃,像这样的孩子本来状态就不是很好。
方瑜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家长借鉴。有时候此路不通,换条路。死盯着某件事,非得整个一清二白,伤了孩子也阻了连接的路。
用点心,学会给孩子留面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才会慢慢打开孩子的心结,重新走近孩子,托举孩子的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