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生大家好!
有一种思维叫节点思维,就是说:到特定的时间才做特定的事。不同于结婚年限和驾车年限等限制,节点思维是“到那时候再说”,比如“找工作还是到我毕业再说吧”。节点思维不是静观其变,以变应变而是不愿长远考虑,提前准备。
我没有等大学报到那天才考虑成为大学生之后的事。我在高三就完成了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想象。我给自己编写的剧本很美好,美好到没有细节。
没到大学就凸显出来的一个事实是:原先紧张规律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接下来的生活全靠自己掌控。放纵自我也好,厚积薄发也好,总之你拥有了自己说的算的生活。可“自己说的算”对不少我的同龄人来说是种陌生的权利,是种望而生畏的奢侈。他们身上还延续着在高中和在原生家庭两个环境中养成的习性。所以,有人害怕自己说了算,有人不会自己说了算。这是一种体制化的表现。
《肖申克的救赎》中,图书管理员老布在肖申克监狱度过大半生后喜获自由。可他却为了留下来而冲动地想要杀死自己的狱友——他害怕墙外那种不熟悉的生活。后来,他因为适应不了外面的新生活而自缢。瑞德说是“体制化”害死了老布。
“起初你讨厌它(监狱),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他,这就是体制化。”
为了掌控大学新生活,我给自己准备了两条新的生活策略。第一个策略是“轻履者行远”。轻装上阵的人能开拓更广阔的一片天地。
为了是自己变“轻”,就要减少负担,拥抱简单。
先说如何减少负担。人有身体肥胖和精神肥胖。身体肥胖毋庸赘述。精神肥胖说白了就是脑子里水太多。比如高中灌输的应试知识和不断被强化的应试思维。忘掉知识很容易,更新思维任重道远。
另一种减轻负担的方式是奉行精神生活的极简主义。我的生活可谓清净:除了微信不用其他社交软件;不看新闻、微博、朋友圈;不参加过家家式的学生组织、各种意义不大的竞赛和活动;不追剧、不玩游戏……
而有些人的生活就是由这些事物所组成。他们也许会好奇:把这些流行事物都剔除,我如何生活?少了这些,确有损失,但我敢说,这些损失和因此获得的收益相比微不足道。
极简主义的宗旨是去除不必要的物品,专注于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东西,而最重要的东西不会很多。
我很少用社交软件,但我不孤僻,有好朋友在身边,有爱的人在心里;不看新闻、微博、朋友圈,所以我有时间去读书、写公众号,健身……娱乐的方式很多,每个人都挑自己喜欢的乐在其中。
接下来说说拥抱简单。
比如,在利用时间方面,我现在的原则是一句话:时间是用来投资而不是消费的。
在邂逅这句话之前,我的原则是万维刚老师的一段话: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多,因此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围棋:你走一手,牛人也走一手,牛人获胜不是因为他走得比你多,而是因为他每一手都走在最有价值的地方。”
从一段话到一句话,从比喻到陈述,从“走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到“投资”,这就变简单了。同样的观点,不同的表述,简明扼要的一句话使我看待“时间管理”更加清晰。
第二个策略从一个故事说起。
教皇问米开朗基罗:“请告诉我你才华横溢的秘密, 你是如何创造出《大卫》的?”米开朗基罗答道:“很简单,我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除,《大卫》就诞生了。”
还有一个故事,里面的一个乡下人说:“要是我知道会死在哪里就好了,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这句听起来荒唐的话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对于复杂的适应系统以及人类的大脑而言,如果采取逆向思考,问题往往变得更容易解决。
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方法就是避开不幸。这就是第二个策略。
明显的不幸有哪些呢?酗酒、嗜毒、嗜赌、失业、过早死亡、婚姻不幸、穷困潦倒、子女不孝……。
现在做一个规划使大学四年充实、快乐、有意义,很困难又没意义。清晰认识到哪些事情会让你大学四年充满痛苦、空虚,没有意义,然后避开它们就好了,这就是我的策略。
欢迎各位新生入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