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人民广场日更大挑战
《历史上没整明白的那些事》带给我的

《历史上没整明白的那些事》带给我的

作者: 紫湘Via | 来源:发表于2023-05-27 14:01 被阅读0次

    最近的写作内容都是围绕《历史上没整明白的那些事》的选题而展开的,书也阅读完了。但一路读写下来,与我最初遇见这本书的想法已经截然不同了。

    开始我是很不屑的,想的比较简单,因为这本书的每篇选题都很吸引人,但是我已经在心底里预设历史上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没有答案的。

    以为我读后会很抓狂,因为人对感兴趣的事情就会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得不到最终的答案就像张开嘴不小心吃到了虫子,会很不愉快,会后悔去看某些内容。

    对于写作来说,我原以为会很轻松。因为每天都不用去想写什么,这本书的有些选题都可以直接拿来作为题目。除去这个焦虑,我是否终于可以写几篇备用文,然后还可以看看别的书,为以后的写作作准备。

    真的是想象得太美好,实际操作起来完全不是如此。一个选题,作者说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核心思想是什么?而我作为一个读者,要复述出这个故事,是必然会加进自己的理解的。

    那就成了我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而且时代在变,语言也在变,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语言习惯,所以即便是已经有了写作的素材,但是想要成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既然这本书和历史相关,就必然会参杂很多史料。而从先秦讲起,有很多史料就是文言文的,我上学时文言文学的不好,所以理解起来也很有难度。多读多思考,再看作者的解说和网上的资料,一步步地去了解。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会意外的获得更多的观点和知识。要怎么把它们揉合到我的文章中,再结合自己的观点去阐述,于是这个过程就变成了一项“大工程”了。

    所以在我读这本书所写的24篇读书笔记中,不是每一篇都用的是原标题,因为我有我的叙述方式和我所想表达的内容。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思想的转变。虽然正史未必真,野史也未必假,但其实我们无须去纠结它们的真假,而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时刻保持一个怀疑的态度和对史实的尊重。

    还有一层震撼是很多很多的经典故事不是一开始就是我们看到的模样,而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看着故事的雏形在每个朝代一步步地演变,再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版本,也许还将继续演变下去,就会觉得创作的不可思议。

    什么样的故事更符合大众的期待,表达了大众的何种愿望,有些甚至能达到与统治者之间的一种互动。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作者的个人创作之外,还需要有时代的洗礼。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一系列的读书笔记写下来,我并没有觉得很轻松,甚至还有点难,也算踏出了一点自己的舒适区。因为不是每个时期的历史我都熟,作者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我只是对历史感兴趣,而并没有研究过。

    我的语言表达是否连贯,逻辑有没有问题,我是否有好好的说出故事?还好从第一篇《孔子故事的真真伪伪》开始,就收到了大家与我的热烈互动,在这里要特别地感谢一下所有的简友们,谢谢你们给我的鼓励。

    是你们让我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也是你们让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认真地对待每一篇更文。

    在这里我要特别地提一下一步尘世间未知的历史两位友友,因为你们提出了我的错误,我特别的感激。

    在说许攸轻辱曹操那段故事时,说到曹操打败袁绍,统领众将进入冀州城。而我最开始写的是翼州城,由于对三国历史不熟,我就照搬过来了,没想到是错误的。

    “一步尘世间”友友给我指出来了,我还以为是我复制粘贴时的错误,我翻了一下原书,原书上写的也是翼州。我又上网查,果然是冀州。那就可能是原书校正时候的错误吧。

    还有就是最后一篇《同治与光绪的死因》,由于时间问题,而且原文写的是清宫档案里记录是光绪因病正常死亡,所以我并没有仔细地查光绪死亡的资料,是“未知的历史”友友在评论区说出来的。我在今早已经改好文章,重新发布了。

    由于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我又很希望能提升自己,所以我希望能多读书。但我发现每天需要更文对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那么如何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就是把在读的书变成文字输出,边学习边积累。

    希望以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上没整明白的那些事》带给我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ol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