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写作的理由有千万种,可能有些人是为天地立心,有些人是为生民立命,有些人是为往圣继绝学,有些人是为万世升太平。也可能有些人是为实现财务自由,有些人是为了锻炼文笔。而我为什么选择写作?这还需要从今年五月份说起。
少年时学业紧张,我没有太多时间可以读课外书,直到上了大学后我才有了读书的机会,于是拼命的穿插于图书馆和宿舍之间。毕业至今我仍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平均每年能读30本左右,书的内容比较杂,涵盖政治,经济,历史,军事,心理,小说等多个方面。今年五月份休年假,我在家闲着没事做,于是萌生一个想法,想把近几年的读书生活做一个总结。然而举箸提笔,思绪纷飞,尽管我拼命的回忆,但就是想不起我曾读过哪些书。偶尔回忆起几本,若谈写些什么东西,我又根本写不出任何东西。至此,我发现我前期读的书白读了。
网上有人说你读过的书尽管忘了但它会溶进你的血液里。我不知道这句话的理论来源于哪,但我感觉读了多年书以后你这个人不记得大部分东西,或者你这个人没有从书中得到成长或者提高,我认为这几年的书真是白读了。针对这个现实,我痛定思痛,决定开始写作,写我读过的书,写我学到的东西,我想通过这种形式的输出来加深我对书的记忆与理解。如果走了狗屎运,有人给我回复或者评论,那我可以与网友一起讨论书的内容,这种方式对读书来说真是大有裨益。这就是我写作的初衷。
写了将近一个月,基本实现了所谓的日更,然而一个月后我发现我写不下去了,不是因为懒,而且因为不知道该写啥了。我想写一些话题,但写好一篇文章要搜集素材,要深入思考,要对比评判,就我那点可怜的业余时间根本没法满足。我中断了日更,陷入了困境。
今年七月份,我来到了新的城市新的单位,背景离乡的我略显孤单,上班时间还好,一到周末看着满大街的人三三两两,而我形单影只。我也尝试走出去逛逛,但越逛越孤单,越逛越凄凉。那就看书或者看电影吧,但一天只干这事真的会吐的。我别无选择,只能进行写作了,写我的所思所想,写我的对别人而言没有太多价值而对我来说却价值连城的回忆。
当我真的融入到我写的话题后,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没有孤单,没有思念,没有悲伤,有的只是我自己。仿佛自己生活在一个外星球上,那里有书,有笔,有水,有食粮,有我自己,没有其他人。我没有孤单,或许有孤单,只不过对我而言,这种孤单是我一个人的狂欢。
当我找到这条扫除孤单的路径之后,我突然发现我喜欢上了一个人的生活,我可以写作,读者有回复的话我们可以讨论,我可以不停地看书,进而将书中的知识消化与吸收后再反哺写作。我突然想起一个词:岁月静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57109/3c0e9feb8f91b3b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