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近读迟子建的散文精选,她说“文学跟宗教差不多,也是一条取经之路”。忽然脑中灵光一现,其实对教书的我来说,教育也是一条取经之路。
诚然,每一个老师走过的路都是带有浓重个人色彩的,所谓的经验也只是个人体验而已,虽然你的经验跟我的经验不一样,但是对每个个体来讲,应该都是有价值的。正因为每个人的求经之路是不同的,所以他得到的体会和感受也是不同的。
体会最深的是,教了20多年的书,才忽然悟到教书最重要的事情是和孩子们搞好关系。当我们和学生的关系融洽了,似乎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小小的我虽然得到大多数孩子们的喜欢,但缺乏教师的威严。课堂上的他们,说话也总是肆无忌惮。有时,大声吼他们几声,他们竟然浑然不听,没有办法的我也会掉眼泪。他们见我哭了,竟然瞬间安稳了。
处理好硬和软的平衡,成了我长久以来的难题。大部分老师靠的是严厉和惩罚,少有温和解决问题的大智慧。而我的期待是用自身力量赢得孩子的喜欢和尊重,因为这是“软实力”的力量。
回想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似乎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就不是严厉的人,但是从总体上来讲,孩子们还是蛮喜欢接受我的意见或者是建议的。柔能克刚,温和也是一种力量,慢慢践行中才懂得其中的真正内涵。一生都是在和孩子打交道,孩子就是孩子,当我们试着用慈悲心、公德心去化解孩子内心的坚冰和硬刺时,自己就成长了,成熟了。这才是老师该有的样子。所以,“修理”好某些熊孩子还是需要些特殊功力的,它需要大智慧,更需要耐心。比如不和你吵但一转身依然我行我素的,每每谈话点头答应却仍不知悔改的,教给他管理自己的方法就是办不到的……我仍然需要修炼好自己,从而找到疏通他们心灵的路径和方法。
修心,其实是最好的成长路径,只有自己的心修好了,咱们和学生处理关系的时候就迎刃而解了。经路漫漫似无涯,唯有向内寻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