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生是一场痛苦的修行。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
苦难乃是常态,幸福只是偶然。
阿德勒却认为,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我们之所以不幸,是因为我们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究竟是无稽之谈,还是肺腑之言?
让我们跟随阿德勒思想的追随者岸见一郎,去《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寻找答案吧。
01阿德勒是谁?
20世纪初,奥地利有一位精神科医生,名叫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原本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在世界上,他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
后来因为观念不同,阿德勒从精神分析协会脱离出来,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也被世人称为“阿德勒心理学”。
100多年过去,经历过岁月的冲刷与沉淀,阿德勒思想的价值历久弥新,仍然散发着熠熠光辉,照耀着无数人的来路与归途。
《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一辈子致力于研究和推广阿德勒心理学,并用通俗易懂的对话体,深入浅出的展示了阿德勒思想的精髓。
书中语言通俗易懂,观点却犀利严苛,让人直面内心深处的真相,读来仿佛洗了个热水澡,既大汗淋漓,又酣畅痛快。
02不幸的“原因论”
我们遇到问题,常常会找一个原因,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到这个原因上。
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都是由某个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的现在也无法改变。
简而言之,就是因为某个过去的、不可改变的原因,造成了现在的结果,这个就是“原因论”。
按照“原因论”的逻辑,我们现在之所以不幸,原因可太多了:
因为我出身不好;
因为我学历不高;
因为我长得不好;
因为我家里没钱;
因为我没有资源;
……
总而言之,“原因论”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不幸的责任不在我!我只是受害者!
03“目的论”的解释
阿德勒认为,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有办法改变现实。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过去的经历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如何看待过去的人生经历带给自己的意义,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所以,阿德勒推翻了“原因论”的因果关系,提出了“目的论”:
我们有什么样的“目的”,就会为过去发生的事情选择最符合这个“目的”的角度来解释它。
这是与“原因论”完全相反的一条思维路径:
比如对孩子发火,可能是因为觉得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对方屈服;或者是因为被领导骂了心情不好,想借机发泄自己的情绪。
因为有这样那样的潜在的“目的”,所以我们才会对孩子发火,而且还要找一个“都怪孩子不听话”的原因,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让孩子来背锅。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太荒谬了!我怎么可能选择“发火”,那是完全控制不住的本能!
设想一下,假如你正在对孩子“发火”,电话响了,领导打电话来问个事情,你会把怒火转移到领导身上吗?还是会收起怒气心平气和的跟领导沟通?
挂断电话再想一下,你是真的控制不住,还是主动选择了不去控制?
这个观点真是严厉啊,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感觉像一根大棒敲在头上,真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
所以,“目的论”的观点是:自己的锅自己背!扔得再远也没用!
04不幸也是一种选择
回到最初的问题,人为什么会主动选择不幸?
每个人留在不幸中的“目的”可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保持这个状态对自己有“好处”。
这个“好处”可能是待在舒适区,不用面对新的压力和新的挑战;
也可能是逃避改变,不用去面对过程中的痛苦,也不用面对失败的后果;
甚至可能是逃避成功,因为有些人的内心是害怕优秀、害怕成功的。
如果你想获得幸福,就要有揭开真相的勇气,去洞悉和面对内心深处的“隐藏目的”,这样才能踏出改变的第一步。
如果你没有改变的勇气,宁愿待在不幸中,那也要认识到是你自己选择了这种现状,而这个选择是你现在能做出的最好选择。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你的痛苦就会缓解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