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项关于阅读如何改变大脑的研究,大意是:阅读能培养我们线性思维的方式。现在的电子产物多是碎片化的,更新速度很快,我们身在数字世界中注意力是不断切换的,持续时间很短,所以我们的大脑在这种产品的影响下注意力会越来越难以集中,所以会很难完成一件需要长时间完成的事情。而阅读培养的是我们的线性思维,因为在阅读中我们从开始到结束都得投入进去,不能随意跳跃,内容与内容之间没其他链接,你不能随意切换,并且一本书是很难一下子就读完的。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是随机切换的,但当我们需要完成一项线性任务是感觉还是艰难的。
这让我想起身边常见的两种人,一种是很跳跃,很难集中精力长时间做一件事,还有一种就是“书呆子”习惯于长期做一件事,不够灵活变通。现在才明白虽然书中有很多能够指导我们的经验,但读太多书也会限制我们的思维方式。随着数字时代的推进,短视频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消遣品,特别是识字少或者读书少的人,对短视频的热衷简直可以用“上瘾”来形容,原来这种上瘾行为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大脑的思维方式习惯了这种快速的、随机切换的思维方式。
想到这里突然想到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记得有些观点是教师在使用课件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因为课件切换的速度太快了,板书可以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知道电子产品对学生的视力以及思维模式的影响是不良的,通过教育观察我们发现使用动态课件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学生在习惯这种长期的高刺激、快速变化之后,会不会更加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呢?
数字化时代的教学中强调信息化和教育教学的结合,但一边父母和家长为孩子们抵制电子产品的影响,另一边在教育中又极力推崇信息化手段,是否矛盾呢?比如:孤独症学生本来就注意力不集中,我们经常使用这种快速变化的视频、课件教学,会不会进一步刺激他们的神经,导致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呢?我们应该利用他们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的特点去教他们学习知识,还是应该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教他们养成良好的注意力习惯呢?
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有两面性,我们要辩证地看到任何一件事,在接纳一个事物的好处时也要能够预测到它不好的一面。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世界使我们身处在“灰色地带”中,不要限定一种方式,要能从容地在“黑与白”之间取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