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化验单总是很让人头疼,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在平常人眼里就像天书一般。菲妈把这些整理下来告诉妈妈如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让您下次再面对它时,就可以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妈妈注意一定要宝宝发烧起来24小时之后再去验血)。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比如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化验单主要看哪些指标
第一、CRP(C反应蛋白)
发烧到医院,医生常建议检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何为C反应蛋白(CRP)呢?它可在各种急性炎症、损伤等发作后数小时内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被认为是急性炎症时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
C反应蛋白增高的程度代表体内炎症发应程度。炎症为一大概念,细菌感染只是其中一部分。也就是说细菌感染肯定会出现炎症,但有炎症时未必是细菌感染。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但是判断C反应蛋白增高时还应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先应该确定是否为细菌感染,再根据C反应蛋白增高确定严重程度,考虑治疗方案。如果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不高,而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只能说明上感,无须服用抗生素。
如果孩子出现感冒,一定确定是否为细菌感染。仅仅C反应蛋白增高,不能说明就是细菌感染。反复、积极地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增强孩子免疫功能,反而会破坏免疫功能。所以,越是积极地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治病,孩子越容易生病。因为,生病本身会刺激后天免疫系统成熟,而抗生素会削弱之。
C反应蛋白或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不是仅用于评估细菌感染。CRP还是全身疾病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0-8mg/L)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比如体内出现感染、烫伤、手术等刺激都会体内C反应蛋白增高。C反应蛋白只能代表体内应急状况。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其升高可见于:
1. 组织损伤、感染、肿瘤、心肌梗塞及一系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血管炎、多肌痛风湿病等。
2. 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指标:手术后病人CRP升高,术后7—10天CRP水平应下降,如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可能并发感染或血栓栓塞。
3. 可作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患者血清CRP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则多数不升高。
4.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用超敏乳胶增强法测CRP,提高测定的敏感性,可用于冠心病和心梗危险性的预测。
5. 它在健康人血清中浓度很低(<5mg/L),当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时,其浓度显著升高。
CRP升高的程度反应炎症组织的大小或活动性,在急性炎症和感染时,CRP与疾病活动性有良好的相关性。
CRP值为10-50mg/L表示轻度炎症。
CRP值升为100mg/L左右表示较严重的疾病,它的炎症程度必要时需静脉注射。
CRP值大于100mg/L,表示严重的疾病过程并常表示细菌感染的存在。
CRP动力学反应:CRP值的升高滞后于炎症活动变化12小时左右。但重要的是比临床症状的变化发现要早,持续升高的CRP值一般证明治疗无效,应更换治疗方案。
第二,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1、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GR%),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LY%)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相应地就要升高,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2、要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严重。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是细菌感染。有些孩子,他们体内的白细胞总数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很高,这预示着孩子的发热会越来越厉害。
感冒时,血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多提示病毒性上感;若化验白细胞总数超过12-15×10*9/L,中性粒细胞超过70%往往提示细菌性上感,或继发细菌感染,就是细菌性感冒。
3、看嗜酸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细胞(BASO)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例如宝宝感冒验血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是0.92,正常值是0.05-0.3,高出正常值很多,说明孩子过敏很严重,这次生病是在过敏基础上受到感染导致的。
4、单核细胞百分率(MON%)和单核细胞绝对值(MON#)。单核细胞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对病毒和细菌都有作用,不管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吞噬细胞就会第一个出现。单核细胞越高,说明孩子这次发热的程度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一般它的正常值不超过12,如果孩子的单核细胞百分率超过18,他一定会高烧3天以上才能好转,不管用什么药。
中性粒细胞增多:一般化脓性感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毒、急性出血或溶血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某些病毒性、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放射线损伤等。提示机体抵抗力差。
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结核病、某些病毒性感染如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等,以及传染病或中毒后的恢复期、淋巴肉瘤等。
淋巴细胞减少:传染病的初期、淋巴系统有广泛破坏后和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寄生虫病如钩虫病、蛔虫病、肺吸虫病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某些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天疱疮等,以及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较严重的疾病进行期,待到恢复期时可转为正常。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亦可减少。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手术后等。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活动性结核病、疟疾、黑热病等。
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发烧是炎症的结果,可以到医院检查炎症的原因。炎症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过敏等多种因素。千万不要认为咽红、流涕、咳嗽就一定是细菌感染。如果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至少超过12-15×10*9/L和CRP(C反应蛋白)超过30,才可能是细菌感染。千万不要把细菌感染扩大化,造成抗生素的滥用。
第三、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 (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成年女性 (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 (6.0~7.0)×1012/L(600万~700万/mm3)2周岁后逐渐下降。
红细胞数量减少,几种可能: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数量增加,几种可能: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的肺气肿;慢性一氧化碳中毒;休克、肺原性心脏病。
第四:血小板计数(PLT)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如果血常规化验单中显示,血小板低于100G/L,那就可能是因为:①急性白血病;②脾功能亢进;③难治性贫血;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如果血常规化验单中显示,血小板大于400G/L,那就可能是因为:①溶血性贫血;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③急性化脓性感染。
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很多反复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数值都是400万、500万。
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案例:2岁9个月的孩子验血,白细胞:8.6 正常(4-10);红细胞:4.77正常(3.5-5.5);血红蛋白:138正常(110-160);淋巴细胞比率:70.8偏高(20-40%);中性细胞比率:25.6偏低(50-70%);淋巴细胞数:6.1偏高(1-3.3);中性细胞数:2.3正常(1.8-6.4)
乍看到淋巴细胞比率高出很多,妈妈一阵紧张,后回想起,好像每次的结果都如此(后翻看以前的验血单据,证实了回忆),当时医生好像说,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就应该是这样的结果。妈妈当时有些将信将疑,再看到今天的结果,干脆搜索了一下,还真有些意外收获呢!以下为专家回复妈妈:
“你宝宝2岁9个月,幼儿园体检,血常规检查均属正常范围;你所提供的正常范围可能是成人的标准;小儿淋巴系统发育处于旺盛期,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比例较成人高.”
“生后第一日主要为中性粒细胞,3-4日后迅速下降,生后第三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倒转,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持续至四岁,以 后淋巴细胞逐渐减少,而中性粒细胞逐渐增加,18岁达成人水平.”
“新生儿-2岁.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正常人是正好相反的.也就是说,孩子的淋巴在50-70是正常的.2-4岁中型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基本上各占一般,到4岁以后,淋巴细胞逐渐降低到成人水平.中型粒细胞逐渐上升到成人水平.
现在的医院一般都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上面有人群设置,一般分为成人,儿童,婴儿.这个需要把相应的正常参考值设置好.什么人来了用什么样的参考值,这样你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但是好象很多医院都没有设置.只是靠临床医生去解释.”
“2岁左右的小孩淋巴细胞是比成人高,我们平时看到的参考值是指成人的,而从婴儿期到幼儿期白细胞分类是有变化的。淋巴细胞百分比高,那么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自然会低的。所以如果没有什么症状,应该没有问题。”
至于血常规、CRP的结果能不能一定能说明感染的轻重。有些严重感染白细胞不升反降。所以临床上不能武断。而且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也要综合判断。
对疾病的诊断,主要有以下方面:1.病史2.症状+体征3.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以上需要临床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根据他的临床经验综合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