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陷“崇祯死弯”的美国,结局是什么?

深陷“崇祯死弯”的美国,结局是什么?

作者: 淮南小橘猫 | 来源:发表于2022-08-16 12:22 被阅读0次

    近期看了点明末的历史,惊讶地发现,美国的现在的状态和明末极其相似,近乎已经陷入一个叫“崇祯死弯”的陷阱。

    这词出自于吴思的潜规则一书,大意是指明朝末年,全国接连爆发起义,为了解决这些起义,就要用兵,而用兵就要花银子,银子从那里来,只有靠征税,但问题是,农民为什么起义?不就是因为征税太多太重,活不下去吗?到了崇祯末年,为了解决起义而征收的银子已经赶不上了,它所诱发的起义,到了这一阶段,明王朝已经陷入一个明显僵局。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美国的现状,是不是发现惊人的相似,如果把全球比做一个大平台,美国就是其中的主导者,产业链的最上游,依靠着垄断利润,小日子过的是极其快乐,但偏偏有那么一个刺头,即使在美国的严厉规则下,经过几十年的韬光养晦,跳出牢笼,不断地发展壮大,如今更是不满足那些微利,决定要力争上游,咱们抛开意识形态,仅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身为主导者的美国,打压后来者是十分的合情合理。

    但如果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看,这恰恰是如今以及未来更大的祸乱根源,美国就如同当初明朝末年一般,拼命要剿灭内部的刺头(并非贬义词,只是形容不服从美国者),奈何牵制破多,财政匮乏不必多说,产业链上的高度捆绑,又让美国显得患得患失,但对被制的对象来说,你既然无法一下剿灭他,它就会如春天的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并非贬义词)。

    当然,你要说美国一点招也没用,也是瞎扯,供应链的问题,这几年也没少下功夫,一会找越南,一会招印度,效果嘛,只能说各有各的问题。

    越南这几年借着贸易PK的红利,成了贴牌出口中转站,生意貌似十分红火,可因缺少重工业,利润上极其微薄,导致产业的更新换代,变的极其困难,再则本身只是一个小国,产能上先天上就有上限,说要彻底替代,估计它自己都不信,成为我们产业链的一个下游的可能性倒是不低,泰国,马来西亚,大概率就是它所能达到的极限,大伙要是觉得有些扯淡,完全可以等它到了人均一万美元再来看看,不客气地说,至今还没有见过哪个国家在没有重工业的情况下跨过这道坎。

    这里多说一句,一个国家的上限取决于两样东西,一个是武力,一个是重工业,武力代表着你可以守住财富,不至于别人来两艘航母就把你给吓趴了,重工业则代表着你拥有加工零件以及制造机器的能力,这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以及完成原始积累,如果没有,就像如今的越南,看似一年到头忙活的热火朝天,实则全是贸易逆差,维持生活尚可,但想更进一步,难如登天。

    印度,我以前觉得在欧美的配合下,多少还有点希望,最近几个月,则感觉差得还太远,相信不少小伙伴,对于印度经常找茬手机厂的事,应该有所了解,整件事其实非常简单,印度就是单纯的认为,手机厂帮他建了厂,完善另外一下产业链,就觉得他们没那么重要,现在只想找个理由把他们踢出去,好把整个产业链完全替换成自家的,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印度版的自力更生,但这个词,并不符合世界走势,而且他也太过心急。

    我国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一开始所说的自力更生,那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且吃了太多的苦,真正让我们富裕起来的,还是我们打开门后与世界接轨,懂得了贸易,懂得了交换,而印度从建国起,四邻的环境就比我们好的多,混的是一塌糊涂咱就不说了。

    现在则试图模仿我们的步伐,大有摸着兔子过河,让我们无路可走的意思!

    一个产业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绝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工厂的建立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后续的人员培养,管理经验,产业整合,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年外国资本在进入我国后,为什么会老老实实地帮我们发展制造业,而在它国大多干起了垄断自然资源,垄断土地,投机金融的事?不会真以为这是心善吧!

    自然是一方面因为我国不允许,特意把他们逼入制造业的行业,另一方面也长期地给他们超国民待遇,让他们获得了超出常理的利润,大家也别觉得亏,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因利益而驱动,为了获取更高更长远的利益,不得不手把手的培养管理层,为了降低成本,更是一点点的驱使更多的产业来此建厂,这几点极其重要,这是我们产业崛起的根本秘密,也是我以前想了很久才想通,同样是打开国门,引入外资,为什么有的国家整出一堆泡沫,有的国家却迎来了长期发展!

    当本土的人对这一套熟练,只要觉得有机会,完全可以撇开他们,重新建立一个公司与他们竞争,这里注意,我说的竞争是真正的竞争,而不是印度这种太过拉偏架的方式,这种能够活下来的企业才真正的精锐,早期的华为,就是给人代理交换机,随后一点点的,培养自己的管理层,后期的苹果,也是在培养了大量的供应商后,才有了本土的手机商,借助苹果产业链崛起的故事,这中间从模仿,到改良,再到超越是一个很久远的事情。

    咱们的手机商进入印度多久,整个产业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成熟,好比种子才种下去,就要迫不及待地收割?这营商环境差到什么样的地步,才能干出这样的事?割韭菜的人都知道要把韭菜养大才能更好地收割,印度倒是别出心裁,不等到你成熟,直接就把你割了,这是何其的残暴!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之前那个二舅币,都知道是个骗局,可依旧往里冲,无非是想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割上一把,没成想,发币的技高一筹,连给你出招的机会都没有,拿到银子就直接跑了,真是应那句话,你想要他的利息,他想要你的本金!

    印度这个事,看似比较针对我们,实则是损害他自身的信誉,他国也好我国也好,以后再想进入印度搞投资,就得多琢磨琢磨,自己是不是一颗韭菜,是不是有敢死队的精神,最搞笑的是印度,还想凭借这个套路,连哄带骗的忽悠其它厂家过去,在建立一套电动车产业链,仿佛只要这样,就能超越我们似的。

    但是我可以大胆说一句,印度一天不改掉这个习性,别说是追上我们,保持现有的规模都相对艰难,印度今年出现的贸易逆差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据。

    印度和越南这两个美国寄托希望的新供应基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不足为虑,美国想要破解“崇祯死弯”,似乎正在走另外一条路,一方面弄到足够多的银子给自己续命,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围追堵截。

    今年以来,美国各种微操,无论是挑起鹅乌风波,还是漠视佩老太飞往对岸,本质上都是为了收更多的银子,维护自己的统治,剿灭不听话的刺头,奈何就像当初的明末一样,只要刺头无法一次剿灭,下一次就会耗费更多的银子。

    而且刺头本身也是会反抗的,你既然无法一次剿灭,他们会一点点的,在美国建立的供应链中吞噬更多的产业,被征税的地方以后,也因为受不了而起来反抗,这又进一步导致美国能够征税的范围在一步步缩减。如此美国就陷入了一个怪圈,越是想消灭刺头,就越是要征税,越是要征税,反叛的刺头就越多,如此的没完没了,陷入了和当年明末的一样情形。

    真正的破解之法只有一个,明末之所以越剿越多,根本原因和当年的元末一样,由于发来的的银子被直接贪没了,真正有战斗力的得不到补给,没有战斗力的却一溃千里,如此的错位,岂有不败的道理,只有重新整治官僚队伍,提高执行效率,才有一线生机。

    而美国也恰恰如此,他的问题从来不在于外部,而在于内部的婆罗门太多,个个都想不劳而获,都想着靠着金融收割,来保持自己的地位,凡有不从者,皆一律剿灭,却完全忽视,过去美国之所以成为灯塔,是因为它能够引领全球的创新,促使全球的贸易更加繁荣,各国受惠于此,自然称他为灯塔。

    而现在嘛,完全忽视了自己的职责,坐拥全球最大的资源,想的不是利用这股资源,和前两次一样,引领全球创新,反而将庞大的资源用于打压后来者,试图让全球的产业链彻底固化,形成一个世界版的婆罗门。

    这种想法实在过于可怕,这个世界的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当你把最大的资源,用于打压后来者时,意味着创新的脚步必定会放缓,而后来者为了避免收割,必然是奋起反抗,进一步吞噬更多的产业链,导致全球的供给和需求长期的出现动荡,又进一步的导致美国的征收能力受到重创。

    如此越是压制刺头,就越是要征税,越是要征税,全球就越混乱,美国将会由过去自由贸易的最坚定支持者,变为如今的破坏者,站在更久远的时间线,这场混乱也只不过是起点!近期看了点明末的历史,惊讶地发现,美国的现在的状态和明末极其相似,近乎已经陷入一个叫“崇祯死弯”的陷阱。

    这词出自于吴思的潜规则一书,大意是指明朝末年,全国接连爆发起义,为了解决这些起义,就要用兵,而用兵就要花银子,银子从那里来,只有靠征税,但问题是,农民为什么起义?不就是因为征税太多太重,活不下去吗?到了崇祯末年,为了解决起义而征收的银子已经赶不上了,它所诱发的起义,到了这一阶段,明王朝已经陷入一个明显僵局。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美国的现状,是不是发现惊人的相似,如果把全球比做一个大平台,美国就是其中的主导者,产业链的最上游,依靠着垄断利润,小日子过的是极其快乐,但偏偏有那么一个刺头,即使在美国的严厉规则下,经过几十年的韬光养晦,跳出牢笼,不断地发展壮大,如今更是不满足那些微利,决定要力争上游,咱们抛开意识形态,仅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身为主导者的美国,打压后来者是十分的合情合理。

    但如果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看,这恰恰是如今以及未来更大的祸乱根源,美国就如同当初明朝末年一般,拼命要剿灭内部的刺头(并非贬义词,只是形容不服从美国者),奈何牵制破多,财政匮乏不必多说,产业链上的高度捆绑,又让美国显得患得患失,但对被制的对象来说,你既然无法一下剿灭他,它就会如春天的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并非贬义词)。

    当然,你要说美国一点招也没用,也是瞎扯,供应链的问题,这几年也没少下功夫,一会找越南,一会招印度,效果嘛,只能说各有各的问题。

    越南这几年借着贸易PK的红利,成了贴牌出口中转站,生意貌似十分红火,可因缺少重工业,利润上极其微薄,导致产业的更新换代,变的极其困难,再则本身只是一个小国,产能上先天上就有上限,说要彻底替代,估计它自己都不信,成为我们产业链的一个下游的可能性倒是不低,泰国,马来西亚,大概率就是它所能达到的极限,大伙要是觉得有些扯淡,完全可以等它到了人均一万美元再来看看,不客气地说,至今还没有见过哪个国家在没有重工业的情况下跨过这道坎。

    这里多说一句,一个国家的上限取决于两样东西,一个是武力,一个是重工业,武力代表着你可以守住财富,不至于别人来两艘航母就把你给吓趴了,重工业则代表着你拥有加工零件以及制造机器的能力,这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以及完成原始积累,如果没有,就像如今的越南,看似一年到头忙活的热火朝天,实则全是贸易逆差,维持生活尚可,但想更进一步,难如登天。

    印度,我以前觉得在欧美的配合下,多少还有点希望,最近几个月,则感觉差得还太远,相信不少小伙伴,对于印度经常找茬手机厂的事,应该有所了解,整件事其实非常简单,印度就是单纯的认为,手机厂帮他建了厂,完善另外一下产业链,就觉得他们没那么重要,现在只想找个理由把他们踢出去,好把整个产业链完全替换成自家的,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印度版的自力更生,但这个词,并不符合世界走势,而且他也太过心急。

    我国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一开始所说的自力更生,那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且吃了太多的苦,真正让我们富裕起来的,还是我们打开门后与世界接轨,懂得了贸易,懂得了交换,而印度从建国起,四邻的环境就比我们好的多,混的是一塌糊涂咱就不说了。

    现在则试图模仿我们的步伐,大有摸着兔子过河,让我们无路可走的意思!

    一个产业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绝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工厂的建立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后续的人员培养,管理经验,产业整合,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年外国资本在进入我国后,为什么会老老实实地帮我们发展制造业,而在它国大多干起了垄断自然资源,垄断土地,投机金融的事?不会真以为这是心善吧!

    自然是一方面因为我国不允许,特意把他们逼入制造业的行业,另一方面也长期地给他们超国民待遇,让他们获得了超出常理的利润,大家也别觉得亏,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因利益而驱动,为了获取更高更长远的利益,不得不手把手的培养管理层,为了降低成本,更是一点点的驱使更多的产业来此建厂,这几点极其重要,这是我们产业崛起的根本秘密,也是我以前想了很久才想通,同样是打开国门,引入外资,为什么有的国家整出一堆泡沫,有的国家却迎来了长期发展!

    当本土的人对这一套熟练,只要觉得有机会,完全可以撇开他们,重新建立一个公司与他们竞争,这里注意,我说的竞争是真正的竞争,而不是印度这种太过拉偏架的方式,这种能够活下来的企业才真正的精锐,早期的华为,就是给人代理交换机,随后一点点的,培养自己的管理层,后期的苹果,也是在培养了大量的供应商后,才有了本土的手机商,借助苹果产业链崛起的故事,这中间从模仿,到改良,再到超越是一个很久远的事情。

    咱们的手机商进入印度多久,整个产业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成熟,好比种子才种下去,就要迫不及待地收割?这营商环境差到什么样的地步,才能干出这样的事?割韭菜的人都知道要把韭菜养大才能更好地收割,印度倒是别出心裁,不等到你成熟,直接就把你割了,这是何其的残暴!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之前那个二舅币,都知道是个骗局,可依旧往里冲,无非是想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割上一把,没成想,发币的技高一筹,连给你出招的机会都没有,拿到银子就直接跑了,真是应那句话,你想要他的利息,他想要你的本金!

    印度这个事,看似比较针对我们,实则是损害他自身的信誉,他国也好我国也好,以后再想进入印度搞投资,就得多琢磨琢磨,自己是不是一颗韭菜,是不是有敢死队的精神,最搞笑的是印度,还想凭借这个套路,连哄带骗的忽悠其它厂家过去,在建立一套电动车产业链,仿佛只要这样,就能超越我们似的。

    但是我可以大胆说一句,印度一天不改掉这个习性,别说是追上我们,保持现有的规模都相对艰难,印度今年出现的贸易逆差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据。

    今年以来,美国各种微操,无论是挑起鹅乌风波,还是漠视佩老太飞往对岸,本质上都是为了收更多的银子,维护自己的统治,剿灭不听话的刺头,奈何就像当初的明末一样,只要刺头无法一次剿灭,下一次就会耗费更多的银子。

    而且刺头本身也是会反抗的,你既然无法一次剿灭,他们会一点点的,在美国建立的供应链中吞噬更多的产业,被征税的地方以后,也因为受不了而起来反抗,这又进一步导致美国能够征税的范围在一步步缩减。如此美国就陷入了一个怪圈,越是想消灭刺头,就越是要征税,越是要征税,反叛的刺头就越多,如此的没完没了,陷入了和当年明末的一样情形。

    真正的破解之法只有一个,明末之所以越剿越多,根本原因和当年的元末一样,由于发来的的银子被直接贪没了,真正有战斗力的得不到补给,没有战斗力的却一溃千里,如此的错位,岂有不败的道理,只有重新整治官僚队伍,提高执行效率,才有一线生机。

    而美国也恰恰如此,他的问题从来不在于外部,而在于内部的婆罗门太多,个个都想不劳而获,都想着靠着金融收割,来保持自己的地位,凡有不从者,皆一律剿灭,却完全忽视,过去美国之所以成为灯塔,是因为它能够引领全球的创新,促使全球的贸易更加繁荣,各国受惠于此,自然称他为灯塔。

    而现在嘛,完全忽视了自己的职责,坐拥全球最大的资源,想的不是利用这股资源,和前两次一样,引领全球创新,反而将庞大的资源用于打压后来者,试图让全球的产业链彻底固化,形成一个世界版的婆罗门。

    这种想法实在过于可怕,这个世界的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当你把最大的资源,用于打压后来者时,意味着创新的脚步必定会放缓,而后来者为了避免收割,必然是奋起反抗,进一步吞噬更多的产业链,导致全球的供给和需求长期的出现动荡,又进一步的导致美国的征收能力受到重创。

    如此越是压制刺头,就越是要征税,越是要征税,全球就越混乱,美国将会由过去自由贸易的最坚定支持者,变为如今的破坏者,站在更久远的时间线,这场混乱也只不过是起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陷“崇祯死弯”的美国,结局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ir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