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听说,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人成长,自我审视了半天,发现自己好像没有养成什么好的习惯。哎,这怎么能行呢?必须培养一些习惯出来,不然怎么证明自己是上进的好青年。
拿出积灰已久的本子,擦拭干净。找来喜欢的贴纸、画表格、做出打卡页,嗯嗯,看起来很不错。接着列举出每天要做的事,想要培养的好习惯。早睡、早起、运动30分钟、阅读50页、画画等等。
刚开始的几天,信心满满,总要把格子打满对勾才行,自己心里暗喜,照这样下去总能让自己变得好一点吧!
然而,现实总是不那么理想,打脸来得太快。用力过猛,好些任务根本就完成不了,甚至有些任务让我一想到就有了畏难情绪,压根不想去做。本子扔一边了,任务也做不下去了,偶尔的鸡血也拯救不了我的懒癌晚期了。把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演绎的淋漓尽致。
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直到我看到微习惯这个概念,才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屡屡失败了。一开始就把任务目标定的太高,任务又比较多,有些任务需要大块时间去完成,而这恰恰是我缺少的。
想明白这些之后,我开始不强迫自己必须要做多少,而是让自己开始去做就行。比如,读书50页,如果书是小说,这个很容易完成。但是,换成干货类书籍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从读1页开始,不想读就不读。
然后,我在沙发、床头、甚至卫生间都放了书,只要有时间,就走哪看哪,给自己的目标就是看一页也行。我以为会和往常一样以失败告终,结果却出乎意料。50页书轻轻松松就能看完,还没有心理负担,读书这个习惯就这么养成了。
既然,读书这件事能用微习惯的思维,那么其他事情是不是也可以应用?想到这,我就试着把微习惯用到日常运动中去。
产后42天复查的时候,做了盆底肌测试,结果比我想象当中的要差很多,医生建议电刺激治疗的同时配合凯格尔运动,可以有效恢复。
可是,一天两次,每次半小时,又让我半途而废了。随后,我就在想,还是从做一个开始,能做多少算多少。洗脸刷牙、哄孩子喂奶,不管在做什么,只要想起来就开始做,总体算下来比一个小时之多不少。
就这样,到今天离检查50多天了,身体状况恢复的还不错,比预想中的要好很多。
其实,要做一件事不难,要养成一个习惯也不难,难就难在一开始起点太高不好坚持,更难的是永远也迈不出第一步。所以,别给自己太多压力,从最简单、最少开始。
从读一页书,做一个俯卧撑开始,你会发现,一切都没你想象当中那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