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来人往的超市里,一个男孩儿正站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挑零食儿,旁边立着一脸不快的妈妈。孩子从货架上取下一袋辣条儿,征询地看了看妈妈,妈妈摇摇头,孩子又在货架前左左右右找了一番,摸着一袋儿薯片再次可怜巴巴地回头望妈妈,妈妈依然皱着眉头,没有答应的意思。我眼看着孩子摸索来摸索去就那几样儿东西,价格也就几块钱儿,而那位妈妈却自始至终一脸严肃,似乎不打算同意儿子的任何一个选择。
我默默地看着,有些不理解,心想,这妈妈控制欲也太强了点儿,几块钱的零食,又不是多贵的东西,给孩子选就是了。
"这些东西你都不让吃,我去另外一个超市。"孩子心里不满,就小声嘟囔着往外走,妈妈也面无表情地跟着走出去。
我买完几样东西,结账走出去的时候,看见孩子和妈妈都没走远,正面对面站在超市前的阴凉里,孩子在妈妈的要求下仰起脸,腮上挂的眼泪亮晶晶的,他张开嘴巴伸出舌头,妈妈微微弯着身躯,探头凑近孩子的嘴巴,在细细端详孩子的舌面。
"不是不让你吃,实在是你现在的状态不敢乱吃了,"妈妈态度坚决,但她依然压低着嗓子,半是责怪,半是解释,"你想想,身体好好的时侯,是不是你想吃啥,我都给你买?你看现在我一边给你治疗,你还一边乱吃东西,啥时候会好呢?多让人着急呀!"
妈妈说到后边,脸色上有些愠怒,但她努力压着脾气,儿子则一脸无奈和不服气,好像还有很多委屈。
我为自己刚才误解那位妈妈的事儿暗暗惭愧。经过他们身边往家走,开始认同起那位妈妈的小气,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啊。目测那孩子也不小了,和他妈的个头也差不了多少,就是还不懂事,不明白他妈妈的一片苦心,估计还会觉得妈妈管得太严,是小题大做了。
自己也从孩子那会儿过来,自己现在也是孩子的妈妈,很能理解妈妈和孩子之间的这种矛盾,根子是在认知差异上。也许在孩子看来,妈妈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安和焦虑,管东管西的,自己就生了一点小病,就不让吃各种各样美味的零食,心里可能还会觉得妈妈太烦人太不通情理。
我小时候不懂,但现在我能明白众多妈妈心里的那份焦虑,或者叫做担惊受怕。忆起早上做饭的那会儿,利用零碎时间刷视频时,刷到一个主播在讲《所有母亲的心声》,说一个妈妈告诉孩子"我怕了你一辈子"。大意是,一个孩子在娘胎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怕了,怕孩子畸形;生下来后又怕孩子营养不足,身体不好;到了初中害怕孩子叛逆,不学习走歪路;到了高中又怕孩子早恋影响学业和前程;上大学和工作的时候,又怕孩子不顺心,受欺负;等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又怕孩子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生活不幸福;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又怕孩子受委屈,没人撑腰;等到自己没了,又怕孩子没人照顾和没人爱护。
我当时听得眼眶都红了。这段儿心声,我想绝大部分母亲都会认同,因为我们都是这样一路走来,也将这样一直走下去。不管对孩子这份惧怕,是不是一种本能,母亲对孩子的爱都是那么辛苦,没人总结的时侯还不觉得,然而完整总结下来却不禁为妈妈们心酸不已。而我们做母亲的,能得到孩子的理解,就已经足够欣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