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作者: 吉喆吉喆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09:59 被阅读0次

    三,腻,腐苔

    苔之腐腻,是舌苔质地的改变,指苔质颗粒大小和疏密度的变化。察苔之腐腻可测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一)腻苔

      舌象特征: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融合成片,中间厚,边周薄,紧贴于舌面,楷之不去,刮之不易脱落,或舌质上罩一层油腻状苔垢未“腻苔”。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若颗粒紧密胶黏,上面罩一层稠厚黏液者为“黏腻苔”: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腻苔湿润滑利者为“滑腻苔”;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舌苔腻而垢浊者称为垢腻苔,也有称作“垢苔”或“浊苔”的;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腻苔干燥少津为“燥腻苔”。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总之,凡属腻苔者均具有苔质细腻板滞,苔根牢着,不易脱落的特点。

  临床意义,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等。多因湿浊内蕴或阳气被阴邪所遏,湿浊,痰饮,食积停聚上泛舌面而致。

相关舌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1,舌苔薄腻或腻而不板滞者为食积或脾虚湿困,阻滞气机。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2,苔白腻不燥,自觉胸闷是脾虚湿重。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3,苔白腻而滑者为痰浊,寒湿内阻,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4,苔厚腻白如积粉者多为时邪夹湿,自里而发。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5,苔黏腻儿厚,口中发甜是脾胃湿热,邪聚上泛所致。若湿痰,浊邪化热时则多在苔色上反映出来。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6,如苔黄厚腻多为痰热,湿热,暑湿,湿温,食滞以及湿痰内结,腑气不力等。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治疗原则:祛湿之法可据证而采用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等法,重在宣通三焦气机;偏于湿热者可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兼脾虚者加健脾之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腻,腐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nz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