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表弟,比我小一岁,从小在夸赞声中长大。他升初三的时候我中考结束,就把手头上觉得有用的资料送给了他,外婆说:“我家孙子这么聪明,看两眼就肯定能考个好高中。”
但他的中考成绩非常差,我跑到他的房间看了一下自己送他的书,被扔在角落,翻都没有翻开过。
考试不行,于是他就不想上学了。我妈妈在旁边劝他:“你姐姐电脑坏了你都能修好,说明你很聪明,难道书会读不好吗?”
他说:“我这么聪明,干什么不行。为什么非要上学?”
于是他就辍学了。
去年过年时遇见他,一起吃饭时他看似无意地说了一句:“我当时是因为我不学,我要是学习的话,不比谁厉害。”
外婆在旁边说:“其实我家孙子真的很聪明,就是不努力。”
努力似乎在“聪明人”的眼里是最大耻辱,他们宁愿不努力直接放弃,也好过努力了但是没有结果。我忍不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大人们从小不夸赞他聪明,告诉他成功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最近看了一本书-《终身成长》,里面有一个实验,作者在中学里找来几百个学生,给了他们十道非常难的智力测验题,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回答得不错。
于是作者将这些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告诉他们:“能够做对这些题,说明你太有才太聪明了。”一部分告诉他们:“答对这么多道题证明你真的很努力,努力就会非常棒。”
两种夸奖的模式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当发布一个新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那些被夸赞聪明的人拒绝接受这些任务,而那些被夸赞努力的孩子则乐于去接受这些任务。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你夸赞孩子聪明时,你已经给孩子灌输了一个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他们害怕失败会证明他们并没有被夸赞的那样聪明。
而当你夸赞孩子努力时,你给孩子灌输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越努力就会越有能力,他们并不怕失败,因为失败除了证明自己不够努力外,什么都证明不了。
《终身成长》这本书围绕着固定型和成长型这两种思维模式来解读人的能力和成就的真相,作者罗尔.德维克讲解了体育冠军、商场枭雄、人际交往的案例,告诉我们该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掌控自己的人生。
罗尔·德韦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作为一位大学心理学教授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在2017年她因发现固定型和成长型这两种思维模式夺得全球最高教育奖-“一丹奖”。由此可见,这本书在教育和自身成长领域的价值有多大。
那么,这本书主要讲了些什么?
首先,你需要知道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智力和能力是一个定量,无法被后天的努力所改变。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不断培养的,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人是会不断进步和成长的。
那么,这两种思维模式会对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天赋是人的智力的唯一来源,天才是不需要努力的,努力会让别人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们常常无法摆脱失败的阴影,在面临痛苦时常常专注于修复自己的自尊而不是从失败中学到新的知识。
还记得“伤仲永”的故事吗?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被当作造钱工具、不接受教育而沦落为普通人。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固定型思维模式是如何扼杀一个天才的。
不停地夸赞孩子聪明也可能会造成这样的恶果,让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感受到自己的愚蠢,但仍然要假装自己很聪明,这就是很多孩子拒绝努力甚至在考差时谎报成绩的原因。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从未给自己的能力和智力设限,从不因为失败而怀疑自己的天赋,而是乐于从失败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身,获得新的知识。
例如在一开始做互联网时,马云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他曾坐在北京的出租车上含着泪光说;“失败了也无所谓,我至少把一个概念告诉了别人,我不成功,会有人成功的。”
由此可见,平庸的人各有各的不同,而优秀的人大多相似。很多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面对无数次的失败却没有被“我不行”“我很差”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打倒。
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给孩子灌输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呢?
所有的父母、老师或者教练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常常给孩子的成长帮了倒忙。到底如何去教育孩子呢?我想所有刻意的教导都没有“言传身教”来的关键和有用。
那么,作为家长,你需要:
1. 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在遇到任何事时,尽量避免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
2. 放弃成为完美的自己,更要放弃对孩子完美的要求,只有更好的孩子没有最好的孩子
3. 不过分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导孩子勇于失败,从失败中认识新的自己
任何事情都是说比做要简单太多,思维模式的转变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不容易。但是,只有摆脱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才可以摆脱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心态,才能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只有你树立了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才能引导孩子懂得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向着目标前进而不是做一个别人眼里的聪明人。
永远不要夸一个孩子“聪明”不知道那些错过努力阶段的“聪明人”,会不会后悔呢?
网友评论